-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创意大奬-HKIE
卓越工程巡禮 2013──工程創意大奬
得獎項目資料
建造 組別
第一名:零碳天地
「零碳天地」乃本港首座零碳建築,項目由構思到建築物落成只需 15 個月,施工期雖短,
但極盡創新環保 。其設計針對香港亞熱帶的氣候條件,能因溫度、風速和濕度,自動切換
空調或對流通風模式。是項建築應用了80 項工程技術,當中大部份首次在本港使用;它是
少數達到綠色建築環保評核體系BEAM PLUS 認證最高級別的建築項目,它更是較一般零
碳建築多走一步,因為整個項目以廢食油再生生物柴油及光伏板推動的聯供系統,使其產
出的電力足夠本身使用之餘,更有額外電力回饋電網。
第二名 :創新回收處理海泥作環保建築用途
地盤施工期間挖出的海泥,黏度高、勻合性低,
亦含大量污染物及重金屬,業界向來都以建築
廢物處理,運往堆填區 ,既增加工程造價 ,亦
加重環境負荷。房屋署在「啟德公屋發展項目」
上,突破慣常做法,發明全港首創的 「綠化海
泥」技術 ,將海泥混合砂土及英泥,造出「綠
化填土物料」,加工再造成「海泥再造磚」,讓
從啟德挖掘出來,足可填滿六個奧運標準游泳
池的海泥,化身成環保建材,再用於啟德區建
屋工程上 。由於海泥在地盤原地加工生產 ,可
減省運輸成本等 600 萬元 ,也舒緩了堆填區壓
力。
第三名 :半山區寶珊地段山泥傾瀉防治工程
1972 年,半山區寶珊地段發生大型山泥傾瀉,導致嚴重
的人命傷亡。寶珊地段的山體受高地下水位及不利地質
條件影響,容易引發大型崩塌。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
土力工程處於 1980 年代中在寶珊區鋪設地下橫向排水
斜管 ,以降低整體的地下水位,提高該區山坡的穩定
性。但 2000 年初的監控數據顯示,該處的排水斜管出
現淤塞及老化徵狀。土力工程處遂為寶珊地段鋪設新式
地下水位調控系統,此系統由兩條排水隧道結合 172 條
排水豎管組成,有效控制水壓,限制排水量 ,亦能避免
舊式橫向水管出現的淤泥堵塞 ;當讀數超越警戒線,系
統亦會自動向有關部門發出短訊警報。
優異: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上游截流、中游蓄洪、下游疏浚」是本港防洪的三步曲。建於跑馬地遊樂場底下的蓄洪池,容量
為60,000 立方米、約等於24 個標準游泳池,是本港第三個蓄洪池,也是首個結合「可調式溢流堰」
及「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的工程項目,溢流堰會按水位感應器自動調節高度並將雨水引入蓄洪池,
控制下游流量,以達致防洪效果。另外,蓄洪池採用了淺缸設計,令溢流堰於暴雨過後隨下游暗渠
水位下降而降低,將蓄洪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