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燃料燃烧之二氧化碳排放统计与分析.PDF
我國燃料燃燒之二氧化碳排放統計與分析
一、前言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規定,各締約方應在公平的基礎
上,根據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為人類當代和後代的
利益保護氣候系統。《公約》要求所有締約方提供溫室氣體各種排放
源和吸收匯的國家清冊,促進有關氣候變化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資訊交
流。
根據公約第二條,公約的目標是要「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
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要衡量是否達這
個目標,必須仰賴精確的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數據,以及採取可降低排
放的減量政策或措施之執行效果。
依據公約第 4 與 12條以及締約國相關決議,附件一國家必須將
《蒙特婁議定書》未予管制的所有溫室氣體之各種源的人為排放和各
種匯的清除之國家清冊報告遞送至公約秘書處。此外,附件一國家必
須在其國家通訊報告中提供清冊數據摘要表格,這些清冊數據必須接
受技術年度審查的程序。
我國能源有關CO2排放統計是遵照國際規範方法學與我國能源最
新統計數據所估算的結果。而我國能源有關 CO2排放統計結果,逐年
隨我國能源統計資料更新而作調整。以下分成三大部分,首先說明方
法學依據,其次說明我國能源有關CO2排放統計結果與分析,最後各
年詳細排放數據表則列於附件。
另配合能源平衡表格式的轉換,本年度應用本局 96 年起採用之
新格式能源平衡表並遵循 2006 年發布之「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冊指
南」原則進行試算,惟初步統計結果在數據資料的 QA/QC ,與舊格
式資料比對的合理性及配合IPCC新版計算軟體的發布時程,尚須進
一步檢視確認,爰本年度僅提供2007 年試算結果供參。
1
二、 統計方法
(一)統計方法介紹
方法論為參考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冊指南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引用能源局更新之「臺灣地區
能源平衡表 (以下簡稱能源平衡表) 」(舊格式),更新我國歷年之能
源有關即燃料燃燒( ) CO2 統計,並剖析其結構。採用IPCC指南中能源
部分所提供的基準方法( Reference Approach )與部門方法(Sectoral
Approach )演算各類燃料燃燒CO2排放量;再根據經建會所公佈之各
年度社經指標,演算推論出與我國能源有關之CO2排放趨勢。二種方
法的特點說明如下:
(二)基準方法
化石能源中的碳原子在燃燒過程中隨即氧化釋出熱能變成CO2
逸入大氣中,在計算一國之中使用能源排放的CO2時,只要知道化
石能源的使用量及各種化石能源的含碳量即可。因此,由經濟體系中
各個最終能源使用 (end use)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數量就可精確的計算
一國中能源排放的CO2 ,此即由能源消費面計算CO2 。由於不是所有
國家均擁有詳細且精確的最終能源使用資料, IPCC為了使各國均能
應用其方法,遂採行由能源供應面計算CO2 ,這是因為一國的能源供
應資料易於掌握,且可經由國際能源交易記錄複核;由供應面計算全
球資料既公平且實際可行。基準方法一般使用於有建立能源供應面數
據的國家,目前所有OECD國家或開發中國家皆有以此法統計,我國
也有以此法估算,此法適用於 缺乏詳細的各部門能源消費資訊之國
家。
用基準方法估算燃料燃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以下幾個步驟:
估算進入該國的化石燃料數量(國際航運部份不計入);
碳單位的轉換;
2
扣除燃料中用於生產長期固碳材料(原料)的碳量;
乘以氧化係數來對燃料中沒有氧化部分的碳進行折算;
將碳轉換為二氧化碳並求出所有燃料總和。
(三)部門方法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各成員國「必須」依據IPCC指南
中的 “基準方法”統計及提供本國能源排放溫室氣體國家統計,以利全
球排放資料的建立與分析。但若該國有詳細的能源使用資料,《聯合
國氣候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