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概论第一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技术概论第一章

* 3、伽利略数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中数学的重要性,他开启了自然研究的“数学化运动”,指出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同时,伽利略认为实验在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科学理论的建立,必须要接受实验的检验。由此提出了科学研究应该是数学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正是由于培根、笛卡尔、伽利略开创的近代科学方法,形成了近现代科学研究重视经验和实验、推崇数学演绎的普遍法则。 The End! * * * * * * * * 从亚历山大时期的阿基米德、欧几里德就开始。天文学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处进了力学的发展。 * * 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虽然斜面距离是相同的,但竖直距离是相同的,所以如果所用时间是相同的,那么就说明:不论是什么样质量的物体,只要是在同一高度处下落,就将同时落地,即与物体重量无关. * * 伽利略的推论实际上包括了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但伽并没有将其抽象概括成普遍.牛一\二定律怎么表述? * * 公开讲托勒密体系,对自己亲近的学生宣传哥白尼学说 开普勒自嘲地说:如果女儿占星术不挣来两份面包,那么天文学母亲就准会饿死.“ * * 在第谷观测材料的基础上,开普勒继续寻找他的宇宙秩序.经过紧张艰苦的归纳\整理\试探,开普勒先是发现了火星的运动规律.然后进一步推广到太阳系的所有行星. * * 哥白尼以前认为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 * * 第谷从事30多年的天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观察资料,但是他并没有发现行星运行三定律, * * 开普勒孤军奋战\\丁 * * 摆弧 * * 土星的密度是水的70% * * 日晷,沙漏等\\摆的研究\\他创造性地让悬线在两片摆线状夹板之间运动,这样的摆动就是一段摆弧。 * * * * * * 四、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3.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3)牛顿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贡献。 1665—1666年,牛顿通过对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研究。 独立发现了天体间的引力与其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F=Gm1 m2 /r2 . 并认为,这一引力并非磁力,本质上就是地球的重力,地球把它对地面物体的吸引力伸展到月球上,从而使月球绕地球旋转。 四、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3.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3)牛顿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贡献。 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则是广泛地利用前人及他同辈人的成果进行推论,以及自己努力而获得的。 万有引力定律表明:任何两个天体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而且这一引力也存在于地面上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故称为万有引力。 四、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3.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特殊功绩在于: 第一,他把其他科学家以为只是局部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推广到宇宙中一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第二,从理论上精确计算出这种引力的大小; 第三,证明了任何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看作集中作用于物体的质点上; 第四,从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推出行星运动的三定律。 四、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4.牛顿对经典力学的综合 1678—1684年,牛顿完成了引力问题的论证。 1687年,在哈雷的支持下,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次把地面力学(运动三定律)和天体力学(万有引力定律)统一起来,建立起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近代自然科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一)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 牛顿运动第二定律 牛顿运动第三定律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一)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除非受到外来的作用力,否则物体的速度(v)会保持不变。也叫做惯性定律: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质量为m的物体动量(p = mv)变化率是正比于外加力 F 且发生在力的方向。即物体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外力大小成正比。 牛顿运动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数值相等且方向相反,即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方向相反大小一样的反作用力。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二) 万有引力定律 向心力F=m·v2/r     ——惠更斯 r是行星和太阳的距离,v是行星运动的线速度,m是行星的质量。 由v=2πr/T得F=4 π2( ) r3 T2 m r2 r3 T2 ——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 F∝ m′m/ r2 F=G m′m r2   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过程中,第谷、开普勒、牛顿各作了哪些工作?各有哪些贡献? 思考一:  第谷——经过连续20年的观测,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为发现行星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准备了十分丰富和准确的感性材料。 开普勒——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开动脑筋,反复计算,发现了现象间的真实联系,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科学地回答了“行星是怎样运动的”问题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