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比较研究.pdf
阁书馆学干:U 2010 fI=第 12 期
4.霍建隅H
TIJSHUGUANXUEKAN NO.12 ,20 1O
中外图书馆馆际互惜现则比较研究
张秀兰 1 宋承谦2
(1 辽宁师泪大学管理学院;2.辽宁师范大学阁书馆,辽宁大连 116029)
{摘 黯l馆际1i借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亭的最普遍形式,馆际互借活动的开展需要馆际1i借规则的指导和规范。对
中外馆际互借规则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在此总础上,总结了我罔在馆际互借规则制定方面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最后,提出了制定全罔统一的馆际1i借规则建议,并构建了规则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馆际主借馆际1i借规则义献传递资源共享
I分类号)G253
2. 1.2 馆际豆豆惜的目的
1 引|富
帮助图书馆的使用者借到当地图书馆所没有的资料。
馆际丑借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产生最早、使用最为普遍
2. 1.3 馆际1i.借法的酒用辄阔
的…种形式。所谓馆际E.借是各阁书情报机构之间根据事前
主要用于调整美国国内阁书馆之间的互借活动。与国外
订立的E.借规则,相互利用对方的馆藏资源以满足本馆读者
图书馆之间的互借活动受国际回联制定的《国际互借z 原则
需求的服务方式,它可以弥补…馆馆藏收藏的不足。馆际直
与操作指31)的调整。
借的流楼大致为:文献请求馆提出请求→提供馆确认请求→ 2. 1.4 文献请求馆的责任
提供馆发邀请求文献叫请求馆接收文献→请求馆返还文
内容大致包括:确保提供稿要互借文献的兜整、准确的
献叶提供馆接收文献。可见,馆陈卫借活动需要经历多个环
书自信息:请求馆对文献从离开提供销到j返还提供馆的全过
节,][借文献需要发生多次物理移动,银历…个复杂的过程
程负责;请求馆股满足文献提供馆的特殊要求,如使用限制、
才能自提供馆发出,最终再安全回到提供馆,因此.馆际互借
使用期限、包装要求等。
活动必须有事前订立的为文献请求馆和提供馆共同恪守的 2. 1.5 文献提供馆的责任
馆际互借规则或条例来作为双方行为的规袍,以使馆际E.借
内容大致包括:可能的情况下,文献提供馆应考虑接受
活动规洒、有序、高效地开展.也作为一旦双方发生纠纷时有
所有的馆际E.借申请;提供馆应尽快发出请求文献或说明无
效处理的侬掘。
法提供请求文献的原因:有权随时召刨出借的文献;~Il果请求
2 国外馆陈互借规则介绍 馆不现守相关规则,提供馆有权终止对其提供的服务等。
作为羹闺阁书馆之间开展馆际][借活动的行为规抱,正
2.1 美国的馆际互借规则
是在这部法律的统一指引下,费周周书馆的馆际E.借活动才
早在1892年,美国学者寒缪尔(BUnfOM Sa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方百合Tiger Woods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pdf
- 东方百合明星无性快繁体系的建立.pdf
- 东方马脑脊髓炎病毒TaqMan MGB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pdf
-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库赛湖段破裂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pdf
- 东盟四国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程度与阅读素养水平的关系研究--基于PISA2009的数据分析.pdf
- 东莞地区儿童哮喘社区干预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pdf
- 东莞市小学生漏斗胸的普查研究及漏斗胸普查机制的建立.pdf
- 东西方哲学、生理学、心理学中气质概念的流变与解读.pdf
- 东西方哲学生理学心理学中气质概念的流变与解读.pdf
- 东道国当地救济规则在ICSID仲裁领域的运用研究——兼论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应对策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