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尧典-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尧典》之观象及其传说产生时代 黄怀信 曲阜师范大学 摘 要:《尚书·尧典》所记四“平秩(在)”句乃观象授时之说,而与农事无关,其所载之“宅南交”与“宅朔方曰幽都”亦为互误。《尧典》年代当远出刻有“四方名”的甲骨文与《山海经》的同类记载之前,而非因袭后两者。因刻有“四方名”的甲骨文时代属于商王武丁时期,所以《尧典》所记传说产生之时间,最晚应在商代中期。进而可以肯定,至迟在商代中期,中国已有关于四仲月“厥民某”以及通过观天象来确定二至二分的传说。 《尚书·尧典》之第二小段,记帝尧命羲、和观象授时之事,反映最迟在其传说产生之时,中国人已懂得通过实际观测太阳运行的位置而确定二至二分。由于传统解读存在严重失误,加上原文本身的错互,致使这一重要信息迄今鲜为人知。同时,文中所述四时民之行为习惯,与商代甲骨文及《山海经》之四方名几乎完全相同,其早晚关系也因误解文义而被颠倒。因此,本文拟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辨证。 一、“东作”“南讹(为)”“西成”“朔易”与农事无关 长久以来,学术界关于《尧典》的解读存在严重失误,再加上《尧典》原文本身的错互,遂使得通过实际观测太阳运行的位置而确定二至二分这一重要信息被人们误解。现引《尧典》相关原文如下: (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1]38-40 一直以来对于这段文字的误解,重点体现在四“平秩(在)”句。如孔传曰:“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讹,化也。掌夏之官平序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秋西方万物成,平序其政,助成物也。”“易,谓岁改易于北方。平均在察其政,以顺天常。”[1]39-40可见是以“东作”为农事,以“南讹”“西成”“朔易”为天时。《汉书·成帝纪》诏曰:“方东作时,其令二千石勉劝农桑。”应劭曰:“东作,耕也。”颜师古曰:“春位在东,耕者始作,故曰东作。《虞书·尧典》曰:‘平秩东作。’”[2]314-315亦皆以“东作”为农事。《汉书·王莽传》载莽曰:“予之东巡,必躬载耒,每县则耕,以劝东作。予之南巡,必躬载耨,每县则薅,以劝南伪。予之西巡,必躬载铚,每县则获,以劝西成。”[2]4133又以南、西二者亦归农事。《史记索隐》曰:“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3]18亦以“东作”与“南为”为农事。今人之注译,亦大率沿用此说。如顾颉刚、刘起釪先生所著《尚书校释译论》(以下简称《校释译论》)即一再称:“此‘东作’与下文‘南为’,是交互使用文字来说春夏的农活。”“‘西成’和‘东作’一样,都指农事活动。”“‘朔易’即‘北易’,和‘东作’、‘南为’、‘西成’一样,都是指农事活动。”[4]39,51,55 为什么“东作”“南讹(为)”“西成”“北易”指农事?从字面上看,“作”“为”“成”似乎可以分别理解为耕作、营为、成熟,但耕作为什么要叫东作?难道耕作只在东方或者只有东方才春耕?营为、化育,为什么要叫南讹或南为?难道营为只在南方或者只有南方才化育?成熟收获,为什么要叫西成?难道成熟只在西方或者只有西方才收获?即如颜师古所云,谓“春位在东,耕者始作,故曰东作”,那么为什么又要“宅嵎夷”而“平秩(辨察)”之?即如孔传,谓“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那么为什么也要“宅嵎夷”?又何谓平均次序东作之事?既然是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为什么又要敬导出日?敬导出日与务农有何关系?退一步说,即使“东作”“南为”“西成”三者可以勉强与农事联系,那么“北易”与农事又有何关系?以上疑问均不得解。而且原文写明是要“历象日月星辰”(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敬授民时”,以下始言“以殷仲春”,时令尚未确定,如何先言农事?此处亦不可解。何况所谓“南方化育之事”和“岁改易于北方”与历象也没有关系。可见,不管是从字面上、文理上,还是逻辑上,四者都不能解为农事。 而更为关键的是,根据原文所叙,所“平秩(在)”的对象根本就不指人事。试观“宅嵎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宅南交,平秩南讹”“宅西……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宅朔方……平在朔易”,“平秩(在)”四者,显然是与“宅”四方和“寅宾出日”“寅饯纳日”等目的一致。而“东作”,则明显是承上指“出日”之东作;“西成”,明显是承上指“纳日”之西成,皆指“日”言,与人无关。“东作”“西成”如此,“南讹”“朔易”自然也就只能指“日”之“南讹”与“朔易”,而不能指人事。 而且事实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