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理念中国语文-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閱讀材料
(一)
甲文
1 孝子無姓名,人以其啞而孝也,謂之啞孝子。亦不悉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為孝子也,謂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啞,不能言;與人處,以手指畫,若告語者,人或解或不解也。
2 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飢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無食,乞人餘以養,有所得,必持歸陳母前,俟母食,然後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怒,則嬉戲拜舞母前,母歡娛如初,然後已。母無他子,只一啞孝子。見孝子啞,始亦悲傷,繼而且安之;久之,且以為勝不啞子也。
3 有食瓜者,見孝子立於側,與以餘,持之去。食瓜者固素聞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躡其後,驗之,信然,乃大駭服。
4 已而母死,鄉人方議醵錢斂,孝子蹶然起,牽鄉人衣,至一井邊,數數指水中。眾訝之,姑引繩下視,則得錢纍纍;凡母之衾若棺與凡埋葬之費皆具,不知錢所自來也。或曰:「孝子日乞歸,必投一錢於中,積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賜孝子也。」
5 既葬母,即遠遊不歸。人遂無有見之者。
劉大紳《啞孝子傳》
(二)
乙文
1 佛蘭克林生於公元一七○六年,死於一七九○年,活了八十四歲。他死了之後,墓碑上刻有幾行字:
「他從皇帝的手裏奪了政權來,
從天上奪了電氣來。」
這很短的墓誌銘,不啻為佛蘭克林一生功業學問之小影。他是一位政治家,兼文學家科學家;你如果讀一讀他的自傳,便要驚訝這位偉人是一個小徒弟出身。他參加美國獨立運動的功績,誰都知道,不必我來多話。我只要敘述他做徒弟時代之小史。
2 他八歲進拉丁文小學,九歲考入算寫學校,十歲便因家計困難,輟了學,跟著他父親做蠟燭和肥皂。他不喜歡做這種手藝,卻喜歡游泳,划船,常想航海去。父親知道他有這樣的傾向,很是擔憂,便時常帶他在街上參觀木匠,磚匠,銅匠,轆轤匠,及其他匠人的工作,以便將來可以選擇一行,作為他終身的職業。佛蘭克林在自傳裏說,這種親切詳細的參觀對於他很有影響。後來,家裏東西破了,用不著匠人,他自己會修理;科學實驗要儀器用,自己也可以做:這些本領都是靠了參觀手藝得來的。
3 他雖是在蠟燭店裏做徒弟,但是好看書。兩年後,他父親便叫他去學印刷業。一七一七年,他的哥哥詹姆士,從英國帶了印刷機和字模,到波士頓來設立印刷所,他便秉承父命,和詹姆士立約做九年徒弟。這時他只十二歲,要到二十一歲才滿約。他自從在印刷所裏做了徒弟,便認識了好些書鋪裏的徒弟,於是全城的書鋪便成了他的流通圖書館。他每逢借了書來,連夜就要看完,因為照規矩次日早上是必須還人家的。這樣他雖是做徒弟,同時也算是做學生;他自己看書,比平常學校裏的學生所看的,還要多好幾倍咧。……
4 他得到賽諾芬寫的《蘇格拉底言行錄》,傾倒於蘇格拉底的對話法。他開始用謙虛的問話,懷疑的態度,把人家逼得無話可說;有時連素負盛望的名人都被他問倒。他在青年的夥伴中居然成了一位蘇格拉底,波士頓成了他的雅典。
5 一七二一年,他的哥哥開辦《新英吉利報》。這時佛蘭克林已經會做文章,但怕哥哥輕視他年幼,不給登載,便用假名投稿,每次都被披露,聽人稱讚幾句,非常歡喜。後來,他哥哥因登載政論,得罪議會當局,被捕監禁一個月,靠佛蘭克林之支持,《新英吉利報》才不至停刊。詹姆士被開釋後,仍不准辦報,便以弟弟之名頂替。那時候,佛蘭克林只是一個十七歲徒弟還未做滿的孩子,居然做起報館的總經理和主筆來了。
陶行知《佛蘭克林做徒弟的時候》
- 完 -
(一)
1. 根據甲文第1段,以下哪幾項有關啞孝子生平的描述是正確的?(4分)
( 原本姓名不詳。
( 籍貫不詳。
( 幼年因得重病而不能言。
( 有時與人溝通出現問題。
( 因住昆明,故被認定是昆明人。
A (((
B (((
C (((
D ((((
2. 啞孝子怎樣孝順母親?試從他對母親身、心兩方面的孝養加以說明。(4分)啞孝子的母親看待兒子的心態是怎樣轉變的?(2分)為甚麼有這樣的轉變?(2分)
3. 甲文中對井中錢的來源有哪兩種說法?你認為這兩種說法分別有甚麼作用?(4分)
4. 試分別指出甲文第3段和第5段的作用。(4分)
段 落 作 用 第3段
第5段
5. 試寫出甲文的主旨。(4分)
6. 試說明甲文下列各句中粗體字的意義。(6分)
(1) 人以其啞而孝也 (第1行) 以:
以手指畫 (第2行) 以:
(2) 人或解或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