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和光电部分:这部分有2个器件,分别为小车提供平衡的信息和走 .doc

机械和光电部分:这部分有2个器件,分别为小车提供平衡的信息和走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和光电部分:这部分有2个器件,分别为小车提供平衡的信息和走

小车走跷跷板设计报告 组号:Q02 组长:何韵5050309926 组员:骆喆 5050309927 陈俊彦 5050309898 骆喆 何韵 陈俊彦 一、设计思路: 对于题目要求,最重要的是制作对于角度的传感器。我们没有使用市场上提供的水银传感起或者更高级的角度传感器,而是利用小球及轨道自己实现了一个简易的平衡仪。 平衡仪的原理是利用小球的惯性,当小车构成某个角度的倾斜的时候,小球因为惯性达到轨道一端,再使用适当的位置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给单片机。 单片机收到信号并作确认后,调动电机对小车位置进行调整。故小车在跷跷板上反复调整位置,逼近平衡点,直至轨道相对水平,即小车到达平衡点。 具体机械和传感器部分实现,可见下面小节。 二、机械部分: 机械和光电部分:这部分有2个器件,分别为小车提供平衡的信息和走直线的信息。 平衡仪:这是这次工作的关键部分,从设计到最后的实现花了许多时间,设计的目标是让平衡仪提供前倾、后倾、平衡3种位置信息。通过实验,推翻了2种设计方案,最后完成了平衡仪的制作。 方案1:如右图所示,利用金属球使得两个金属片直接导通,再配以辅助电路实现信号的传递。经过初步的实验,这一方案就被否决掉了,原因有二:1,收到导轨的限制,小球很难同时接触到两个金属片;2,无法做到小球和金属片直接的非弹性碰撞,信号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第二种方案。 方案2:轨道采用了4片金属片组成,在轨道中间部分涂上绝缘的涂层(胶水),当小球在左边或右边的时候两片金属就处于稳定的导通状态,这样就解决了方案1的两个问题。在实际制作中采用的是可乐罐的皮,最后测试时发现有严重的接触不良的问题(猜测是铝氧化层的关系,如果是铁片的话应该就可以了)。在已经有轨道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第三种方案。 方案3:采用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对来传递小球的位置信号,当小球挡住光线时,光敏二极管为高阻,没挡住时为低阻,配以判决电路完成信号的转换和传递。最后实现的是这个方案。 车前灯:由两组发光、光敏二极管组成,结构如右图所示,两个二极管成一定的角度以利于镜面反射光线的接收,两个灯罩隔绝自然光以及直接照射。两组灯与板上黑线配合,如果左灯照到黑线则表示车右偏,反之则左偏。根据光敏二极管阻值变化,配以判决电路完成信号的转换和传递。最后实测中发现小车的机械稳定度足够,无需车前灯校准。 二、硬件部分: 本试验的硬件部分主要是三个部分: 供电部分: 供电部分的电源为8V,直接供给电机所需。另一部分经过分压供给光电门所需电压。 根据光电门特性,供电需要6V即可,故根据实验结果,串联发光二极管,可以分压2V。同时提供光电门供电正常指示灯。 2.光电门电路部分: 光电门部分主要电路是提供一个门限电压判决门,如果有小球经过光电门,根据电压变化输出信号,反馈单片机。 具体电路如下图所示: 两个光电门的输出连接到单片机的P0和P1脚,如图所示: 四、程序部分: 1、对于小车走跷跷板的策略如下: 先向前开,直到过平衡点,传感器得到的状态信号发生改变。然后小车改变行进方向,改为向后开,并且速度慢。接着直到传感器状态再次改变,说明又过了平衡点,此时小车再次改变方向并减速。重复上面的过程直到小车到最低速。这部分是大致定位。 最后,小车以最低速行驶,根据传感器的状态决定行进方向,调整位置,每行进一定时间便停一下,使传感器能正确表示小车状态。经过几次调整后停下,实现精确定位。 2、小车程序的具体实现。 程序对小车马达的控制是由时间中断来实现的。小车的速度与方向的调节是由调节输出的pwm波实现。在每个时钟中断,输出pwm波控制马达,根据小车应有速度与方向决定输出pwm信号的高低,使马达在一定的时间内工作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 程序的传感器部分也是由时间中断实现。每隔一定时间,程序对传感器采样一次。由于传感器是机械结构,导致传感器的信号毛刺较多,故程序采用统计办法除毛刺。统计一定时间内的采样信号,突破门限值的状态即为当前状态。若没有突破门限值的状态,则保持原状态不变。 程序的策略部分在根据传感器调节速度的部分实现。通过小车所处状态来决定下面的策略,调整速度与方向。 五、作品及结果: 综合上述三个部分,我们完成小车作品。 实验结果:小车在有配重跷跷板上,几乎能够作到,一次找到平衡点。我们调整了小车精度,小车能够作到不断逼近平衡点位置。 在无配重跷跷板上,小车也能有限次寻找平衡,并在最后亮灯提示找到平衡点。 六、实验存在的问题: 1.跷跷板没有阻尼。因为跷跷板很长,所以其转动惯量特别大。在小车寻找平衡位置时,对跷跷板起力矩作用,引起跷跷板来回振荡。 因为没有阻尼,且转动惯量特别大,振荡很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