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对古代汉语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ppt

培养对古代汉语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对古代汉语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三、代称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的修辞方式,以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用泛称代特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3.用特称代泛称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哀郢》)  4.用工具代本体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鸿门宴》)  5.用部分代全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用具体代抽象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蔺列传》)  四、并提(合叙)  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修辞方式叫“并提”,以使句子结构紧凑,文辞简洁。可根据词语的配搭关系或历史事实辨识并提。  脭醲肥厚。(枚乘《七发》)  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汉书·景帝纪》)  五、互文(互文见义、互见)  上下文义相互呼应、补充的修辞方式叫做“互文”,可使行文简约,形成对仗。  1.单句互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双句互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互用同义词的互文(变文)  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谏逐客书》)  六、倒置(倒文)  使句中的词语颠倒顺序的修辞方式,以使语势增强,避免呆滞,平仄协调,意境清新。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   七、委婉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做“委婉”。  1.避粗俗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2.避忌讳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避冒犯  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  4.交际辞令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臣下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第二十二章 诗律  一、近体诗的分类  在“永明体”诗的基础上形成的讲究平仄与对仗的诗,就是近体诗,也叫做“格律诗”。格律诗在隋末唐初形成,成为我国诗体的正宗。有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  二、近体诗的用韵  1.近体诗的押韵  押韵就是在诗歌中该用韵的地方用同韵部的字。  (1)近体诗除有的首句入韵外,都是隔句押韵。  (2)近体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3)近体诗不能出韵(出韵:即用了不是这个韵部中的字)。   2.平水韵  北宋陈彭年的《广韵》分206韵。 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7韵;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6韵。后人就把这106韵称为“平水韵”。  三、近体诗的平仄  1.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则  间:一句中节奏点用字平仄相间。(组句)  对:同一联中出句与对句节奏点用字的平仄应当相反。(组联)  粘: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节奏点用字的平仄应当相同。(成篇)  2.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四种基本句式: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起仄收式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起平收式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平起仄收式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仄起平收式  3.拗救问题:“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一、三、五也要论的情况: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是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近体诗中不许出现。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子必须是平。否则,除韵脚之外,全句就剩下一个平声字,叫做“犯孤平”。救的办法是将本句的第五字改为平声。  (2)二、四、六可以不分明的情况: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用了仄,那么第六字必须改为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字可以用仄,但其对句的第五字必须改用平声。  四、近体诗的对仗  1.近体诗是怎样对仗的  律诗一般是颔联、颈联对仗,也有尾联对仗的,还有四联都对仗的。不过律诗至少颈联必须对仗。  律绝大都不对仗,也可以让其中的一联对仗,也可以都对仗。  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一律都得对仗。  2.近体诗中特有的对仗  借对:利用一字多义或一字多音的现象进行对仗。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杜审言《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西湖留别》)  流水对:字面是对仗,但意义却是相承的。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玉玺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601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