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机理中子的散射
第1章 核反应堆的核物理基础 1.1 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中子性质 中子质量:原子核的核子之一,静止质量在工程计算中近似取1u。 中子的电荷:中子不带电,在靠近原子核时不受核内正电的排斥。 中子的波粒二象性:除非对于能量非常低的中子,一般在反应堆中讨论中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时,都把中子作为一个粒子来描述。 中子按能量分类:在反应堆物理中,通常按能量大小把中子分成3类:快中子;中能中子;热中子。 三种相互作用方式 中子的散射 散射是使中于慢化(即使中子的动能减小)的主要核反应过程。 弹性散射:分为共振弹性散射和势散射。 辐射俘获(n,γ) 一般形式: 反应堆内典型反应: 特点:辐射俘获会产生放射性核,因此会给反应堆设备维护、三废处理及人员防护等带来不少问题。 (n,p)(n,α)等反应 (n,p)反应一般形式: 反应堆内典型反应: (n,α)反应一般形式: 核裂变 235U裂变的一般形式: 概念描述: 易裂变同位素:在各种能量的中子作用下均能发生裂变,但在低能中于作用下发生裂变的可能性较大,通常把它们称为易裂变同位素; 可裂变同位素:只有在能量高于某一阈值的中子作用下才发生裂变,通常把它们称为可裂变同位素。 1.2 中子截面和核反应率 描述:一个粒子入射到单位面积内只含一个靶核的靶子上所发生的反应概率,或表示一个入射粒子同单位面积靶上一个靶核发生反应的概率。 描述:表征一个中子与单位体积内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平均概率大小的一种度量。也是一个中子穿行单位距离与核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大小的一种度量。 公式表示: 计算方法: 1. 水的密度为103kg/m3,对能量为0.0253eV的中子,氢核和氧核的微观吸收截面分别为0.332b和2.7×10-4b,计算水的宏观吸收截面。 2. UO2的密度为10.42×103kg/m3,235U的富集度ε=3%(重量百分比)。已知在0.0253eV时, 235U的微观吸收截面为680.9b,238U为2.7b,氧为2.7×10-4b。确定UO2的宏观吸收截面。 描述:中子在介质中运动时,与原子核连续两次相互作用之间穿行的平均距离叫作平均自由程。 表示: 对于中子与靶核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可定义不同类型的平均自由程,如定义散射平均自由程,吸收平均自由程等等。 描述:每秒每单位体积内的中子与介质原子核发生作用的总次数(统计平均值)。 表示: 对于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均匀混合的物质,反应率应为中子与各种元素核相互作用的反应率之和,即 中子通量描述:某点处中子密度与相应的中子速度的乘积,表示单位体积内所有中子在单位时间内穿行距离的总和。 表示: 由于各个中子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向,因而它和中子的流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是标量而不是矢量,所以引入中子通量密度。 在实际的反应堆内中子并不具有同一速度或能量而是分布在一个很宽的能量范围内。 中子数关于能量的分布称为中子能谱分布。 平均截面又称为等效截面。 要计算平均截面或反应率,必须首先知道中子通量密度按能量的分布 截面随中子能量的变化 考察元素反应截面随入射中子能量E变化的特性,可以发现大体上存在着三个区域: 低能区(E≤1eV):在该区吸收截面随中子能量的减小而逐渐增大,即与中子的速度成反比,该区域也叫做1/v区; 中能区( 1eVE≤103 eV):在这个区域,相当一部分重元素核的截面出现了许多共振蜂,因此该区也称为共振区; 快中子区:该区的截面通常很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b,而且截面随能量的变化比较平滑。 非弹性散射截面:非弹性散射有阈能特点,且这阈能的大小与核的质量数有关,质量数愈大的核,其阈能愈小。当中子能量小于阈能时,σin为零;而当中子能量大于阈能时, σin随着中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大。 弹性散射截面:多数元素与较低能量中子的散射都是弹性的。σs基本上为常数,截面值一般为几b。对于轻核、中等核,中子能量从低能一直到MeV左右范围, σs 都近似为常数。对于重核在共振能区将出现共振弹性散射。 1.3 共振吸收 共振分类:可分辨共振,不可分辨共振。 共振参数描述:共振能,峰值截面,能级宽度。 单能级布赖特—维格纳公式: 描述:由于靶核的热运动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这时共振峰的宽度将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同时峰值也逐渐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或多普勒展宽。 1.4 核裂变过程 裂变能量的释放 核反应堆的功率与中子通量密度的关系 堆内任一点处单位体积内的功率 反应堆功率 例题:一核电站压水堆的热功率为2800MW,电站年负荷因子为0.85,试估算该电站1年(365天)所消耗的235U质量。 裂变产物 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裂变碎片都具有过大的中子—质子比。它们通常要经过一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