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生平事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晔生平事迹

范曄生平事蹟 南一版第十課 張瀞憶製作 壹 士族家室的庶子 1.朝代:南朝 宋 2.身份:史學家 3.小名:塼 4.祖父:范甯,是東晉著名的經學大師 5.父親:范泰,是劉宋的開國功臣 6.因為不是嫡子,在家地位不受重視,後被過繼給伯父養育 貳 早年經歷: 1.好學:博涉經史 2.擅長隸書 3.通曉音律 4.喜彈琵琶,更能自創新曲 5.17歲州刺史徵辟他為主簿,他推辭不肯就職 6.23歲官至右軍參軍,此後十餘年,牠先後擔任過尚書外兵郎、荊州別駕從事史、秘書監等多種職務 叁 貶官宣城編史書 1.時間:宋文帝元嘉九年,冬 2.事件:揚州刺史彭城王劉義康母親王太妃去世,劉義康召集范曄等人協助處理喪事。在臨葬前一夜,范曄邀了一位朋友和弟弟范廣淵躲在屋裡喝酒,醉意朦朧之際,竟推開窗子,聽外面的輓歌以為樂。朝廷獲知此事後,將他貶為宣城太守。 3.貶官後開始編纂後漢書(35歲) 肆 參與政變惹禍身亡 1.個性缺失:為人傲岸不羈 2.時間:元嘉二十一年 3.事件:范曄因掌握禁軍之故,被拉攏參與彭城王劉義康的政變。後事被發覺,遭人密告為政變的主謀,被捕下獄。 4.處決:元嘉二十二年,范曄被處決時,其子范藹、范遙、范叔蔞同時遇害。被誅時年四十八。 季札掛劍 春秋時候,有一次吳國的公子季札要出使晉國,他在路經徐國的時候去拜見了徐君,徐君看到季札身上佩掛的寶劍,心裡非常喜歡,可是又不好意思說出口,只能跟他借來把玩老半天。季札看在眼裡,心裡雖然明白,也很想就這樣把劍送給徐君,可是出使的時候不能不帶配劍,所以季札在心裡暗暗打算,要在回國時把寶劍送給徐君。 等到出使回來,季札又經過徐國,可是卻聽說徐君在不久之前病死了,於是季札就去見徐君的兒子,並且想將寶劍交給他。他的隨從看到這情形,就跟季札說:「這炳劍是吳國的寶物,既然徐君已經死了,又何必再送給他兒子呢?」季札回答說:「我上次之所以沒有給徐君,是因為出使的需要,但在心裡已經答應了;現在徐君雖然過逝了,我還是不能違背原本的心意。」還是將劍交給了徐君的兒子。徐君的兒子說:「我父親並沒有遺言說要將劍給我,因此我不能收。」季札沒有辦法,只好將劍掛在徐君墓旁的樹枝上,然後悲傷地離開。 尾生抱柱 《莊子 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抱柱信-至死不變的信約 尾生和一個女子約定在橋下見面,女子沒有來。結果大水來了,尾生還不離去,最後他抱著橋柱,被淹死了。尾生守信的行為使他揚名後世。 曾子殺彘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去買東西,她的兒子在後面吵著要跟去,曾子的妻子便隨便敷衍說:「你不要跟來,等我買完東西回來,就殺一頭豬給你吃,好不好?」 等她從市場回來,曾子便去抓豬要殺,他的妻子連忙阻止他,說:「哎呀!你真是的,我只不過是跟他隨便說說而已,你怎麼當真了。」 曾子回答說:「小孩將來能否做個正直的人,都要靠父母的教育。妳欺騙他,便是教他也欺騙別人。今天如果妳不實踐諾言,不就等於害了他嗎?」結果還是把豬殺了。 徙木立信 商鞅很受秦孝公的重用,實行了兩次變法,使秦國強盛起來,為日後統一六國打好基礎。推行變法初期,商鞅怕百姓不信新法,於是便想出一個策略。 他把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豎立在南門前,然後張貼公告懸賞:如果有人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百姓只覺奇怪,並沒有人敢嘗試。於是,商鞅又下令把賞銀加至五十金,後來真的有人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去,商鞅也履行諾言,把五十金賞給此人。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秦國。老百姓知道商鞅說到做到,都不敢懷疑他頒佈的新法令,商鞅變法也得以順利推行。 *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