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臧克家 难民
臧克家《难民》 臧克家 (1905.10.08~2004.02.05),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说,臧克家是一个丰富的存在,他的文学活动长达七十余年。2002年底面世的《臧克家全集》共有12卷,近630万字。臧克家是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难民被“猛烈的饥饿”逼得拖家带口四处流浪。“人到那里,灾荒到哪里”这是对旧中国最直白最真实的描写。作者满怀悲愤真实记录了中国农民的苦难人生 《难民》 日头堕到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 把这群人度到这座古镇上。 沉重的影子,扎根在大街两旁, 一簇一簇,像秋郊的禾堆一样, 静静的,孤寂的, 支撑着一个大的凄凉。 满染征尘的古怪的服装, 告诉了他们的来历, 一张一张兜着阴影的脸皮, 说尽了他们的情况。 螺丝的炊烟牵动着一串亲热的眼 光, 在这群人心上抽出了一个不忍的 想象: “这时,黄昏正徘徊在古树梢头, 从无烟火的屋顶慢慢地涨大到无 边, 接着,阴森的凄凉吞了可怜的故 乡。” 《难民》 铁力的疲倦,连人和想象一齐推入了 朦胧, 但是,更猛烈的饥饿立刻又把他们牵 回了异乡。 像一个天神从梦里落到这群人身旁, 一只灰色的影子,手里亮着一支长枪。 一个小声,在他们耳中开出天大的响: “年头不对,不敢留生人在镇上。” “唉!人到那里,灾荒到哪里!” 一阵叹息,黄昏更加了苍茫。 一步一步,这群人走下了大街, 走开了这异乡, 小孩子的哭声乱了大人的心肠, 铁门的响声截断了最后一人的脚 步, 这时,黑夜爬过了古镇的围墙。 1932年2月古琅玡 贴近生活,真切地感受、表达生活是臧克家坚守的艺术信念 臧克家没有将眼光投向虚幻的彼岸世界也不沉湎于个人的狭小的内心。他的诗脚踏着坚实的大地,是一首散放着芬芳气息的“泥土的歌” 。臧克家善于从客观生活中捕捉现实可感的画面,让丰富的思想深藏于艺术形象的内部,于艰苦的生活中,挖掘出隽永的诗意。 《难民》赏析要点 在思想内容上:反映农村凋敝残破的景象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境遇,为苦闷、彷徨的中国青年提供的另一种人生态度,即“坚忍主义”。 蒋兆和的《流民图》 * 艺术形式上,臧克家被看作是新诗中的“苦吟派”,讲究锤炼,诗风谨严,堪称字斟句酌。臧克家的诗作与之相比则较少直白灼热的呼号,而注重意象的精致营造。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