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几个问题
程念祺
土地占有关系的非制度化
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一个最具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土地占有关系的非制度化。土地的
兼并、土地的隐占、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土地占有关系的日渐模糊,是构成这一问题
的几个方面。
土地的兼并,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并且总是与一部分人享有
政治-经济的特权有关。江山代兴、宫廷易主、仕途变幻,不断地引起权力变动,而昨日
的兼并者,或就是明天的被兼并者。《史记·萧相国世家》上说,汉朝的丞相萧何,“置
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可见,
凡政治上的得势者,势必要攘夺政治上的失势者的土地,这是历史的常情。隋、唐之间,
那些往日的高门阀阅, “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也就是因为他们的权势之衰颓。
有权势的,兼并无权势的,得势的,兼并失势的;兼并,乃至于兼并而复兼并,导致
了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兼并的不断重演。于是,在“富者田连阡陌”的古今惯相中,辗转翻
覆着 “田无常主”、甚至于“千年田,八百主”的历史常态。其中虽然充斥着经常性的小
土地买卖,却只有不断重演的以特权为基础的土地兼并,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尽管土地兼
并时而也以土地买卖的形式出现,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它由以发生的权力背景。
权力的随时转移所造成的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土地占有非制
度化的一个极为深刻的问题,而与这一问题紧密相关的土地占有关系的日渐模糊,就更为
深刻了。两千年间,无论是经常性的小土地买卖,还是大规模的土地兼并,都几乎是在无
政府状态下进行的。所谓 “民自有经界,而无烦上之区分”。即便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
际占有状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
“改册”之类故意混淆土地占有关系的手法,依然层出而不穷。在绝大多数场合,国家对
土地占有权的变动知之甚少。久而久之,土地占有关系就变得十分模糊了。所以一旦发生
土地纠纷,官府根本无力仲裁,以至于“争讼迁延,连纪不断。”到了宋代,这样的土地
纠纷案,已达到了“无日无之”的地步。
土地的兼并,从来都是与土地的隐占同为一体的。盖兼并的目的,就在于隐占。而针
对国家的清查,隐占的前提就是混淆土地的占有关系。兼并若不能止,土地占有关系必然
是越来越模糊。
土地占有关系的上述非制度化问题,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履亩而税”制度的普遍施行
之后。盖从那时起,对土地的控制和管理,大大越出了原来甚为狭小的村社共同体范围,
而扩大到方圆几百里、上千里、甚至上万里的国家范围。这是一个幅员极其广大又极其分
散化的小农社会,原有的社会基层组织──村社共同体,已经随着村社土地公有制的瓦解
而解体了,原有的社会中间组织──贵族政治,也在君主专制集权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
消灭了。面对这样巨大而又分散的社会,国家为实现其有效的控制,遂建立起一个庞大的
军事-官僚组织。但为了减少政府的财政开支,国家却不得不在制度的建立上有所放弃。
由于土地的控制和管理,需要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于是,一切关于限制土地占有,
实行土地分配,界定土地产权,以及清查土地占有的制度建设,都被束之高阁。
为了课取土地赋税,国家首先采取了“舍地税人”的政策。在土地占有不均、又不进
行土地清查的情况下, “舍地税人”的取值应该是很低的。低取值的“税人”,在中国历
1
史上,确实也间或有之。但是,由于军事-官僚组织的高费用需求,税人的取值,不可避
免地会逐渐升高。春秋战国以来, “民叁其力,二入于公”,或 “租赋岁倍”的横征暴敛,
说到底,就是因为国家在财政上有这样的需求。
必须指出的是,所谓 “舍地税人”,就是迫使人民按国家规定的限额,向国家“自实
田”。 “自实”的结果,对小民百姓而言,往往是“地数未盈,其税必备”,甚至“田虽
三十而以顷亩出税”;但对那些土地兼并者而言,则是“田连阡陌”却“隐而不税”。所
以,对历史上的“轻徭薄赋”,决不能估计过高。
军国之费浩繁,土地占有又严重不均,税人的取值自趋向于高,由此造成赋税负担的
畸轻畸重,迫使国家的纳税人口大量逃亡。逃亡者或“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未逃
亡者却必须承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SP-PM10-PM2.5-2型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PDF
- t检验和En数在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统计中的应用3.PDF
- VC++环境下基于OpenCV的摄像机标定系统的开发.PDF
- UCBLeadershipandInnovationSummerProgram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夏季领导力创新课程.doc
- Web2.0的含义,特征与应用研究.PDF
- Web应用系统安全评测研究.PDF
- UniversitàCattolicadelSacroCuoreSpecialtyCoursesFashionManagement&Communication意大利圣心天主教大学时尚管理与传播特色课程.doc
- Web环境下协作学习系统开发的现状及趋势(上)Ξ.PDF
- Web环境下协作学习系统开发的现状及趋势(下)Ξ.PDF
- 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WinterCollege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冬季课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