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阳科技大学委托研计画成果报告
朝陽科技大學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跨媒體議題設定探究 :誰設定台灣媒體議題
The Agenda Setting of Cross Media: Who Sets the News Agenda in
Taiwan
執行期限 :95 年 7 月 1日至 95 年12月 31日
主持人:安碧芸執行機構及單位名稱 :傳播藝術系
2
一、摘要
港資之蘋果日報於民國九十二年四月在台發行後 ,不論是台灣的平面媒體抑
是電子媒體 ,均對蘋果日報所報導之議題幾近為常態性的跟進與引述。社會上對
於所謂的 「蘋果化新聞」多大加討伐,甚至批評蘋果日報敗壞台灣媒體生態,但
甚少有學術研究分析蘋果日報的議題建構方式與過程 。Noelle-Newman 與
Mathes(1987)發現記者間有相互參考報導內容之取向 ,議題由建制媒介率先報導
爾後流向另類媒體之現象稱為 「共鳴效果」,反之則稱作 「溢散效果」。Mathes
及 Pfetsch(1991)指出 ,意見領袖不僅存在媒體之間 ,並為其他新聞工作者的資訊
來源及參考架構,媒體意見領袖具有議題設定之功能,且會引發媒介系統間一連
串之反應 。
本研究旨在以理論層次探討台灣報業中是否存有所謂之 「媒介意見領袖」,
進而分析議題之傳散方式為何、議題類型是否會影響其傳散方式 、以及目前台灣
電子媒體主要新聞議題及其採訪方式 。本研究將採內容分析法,分析主體有二 ,
一為日報 (蘋果日報 、中國時報 、聯合報及自由時報 ),一為電子媒體台視( 、中
視 、華視民視、 、年代新聞中天新聞台、 、三立新聞台、東森新聞台以及 TVBS-N) ,
並以十九天之新聞為研究樣本範圍欲針對蘋果日報聳動或揭秘式之新聞報導方。
式對台灣傳統報業在媒介議題所產生的影響做一完整探究。
關鍵字 :
蘋果日報 、議題設定 、意見領袖媒體
3
Abstract :
After the publishing of Apple Daily, a Hong-Kong-based newspaper in Taiwan in
April 2003, all the print media and electronic media have started to follow or to quote
the news agenda of this newspaper frequently. Therefore, many people criticize that
the content of Apple Daily is ruining the media environment of Taiwan, but there has
only a few scholars’research focus on this issue. Noelle-Newman and Mathes(1987)
found that journalists were referring the news contents of each other. The
phenomenon which agenda is set by mainstream media and used by alternative media
is called “press consonance effect”;while with the other way round is called
“spill-over effect”. Mathes and Pfetsch(1991) indicated that the opinion leader is not
only appeared within the media and it ha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