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体会

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体会2003~2009年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1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2~36岁,平均22?5±9?8岁。其中3例窦瘤突然破裂发病,11例渐进性加重,另外2例无明显症状,于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主要表现有活动后有心悸、气短9例,伴胸痛者4例。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扪及震颤。周围血管征阳性4例。胸部X线片均示肺血增多,肺动脉段平直或膨凸,心胸比率0?47~0?75。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6例,右心室肥厚9例,双心室肥厚3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由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窦瘤起源于右冠窦者14例,其中破入右心室5例,右心房9例;起源于无冠窦破入右心房者2例。主动脉窦瘤内口直径0?6~2?1cm,合并室缺10例,为干下型、右室流出道型及膜周部,直径为0?8~2?5cm。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轻度2例,重度2例。 手术方法:全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采用经主动脉根部Tomas保护液顺行性灌注,其中有4例患者行切开主动脉根部直接灌注停跳液。手术径路选择多采用窦瘤破入的心腔切口(即终末腔切口),4例采用主动脉根部切口+窦瘤破入的心腔切口。对于较小主动脉窦瘤破裂,采用带垫片涤纶线间断褥式封闭,对于>08cm的主动脉窦瘤破裂,笔者采用将窦瘤的囊瘤尖端破口扩大,探查清楚正常主动脉组织于瘤颈的交界,在交界上0?5~1cm剪除部分瘤囊,先用带垫片的双头针涤纶线将囊瘤间段缝合,缝线从涤纶补片中部一字性穿出后打结,瘤囊可以起到加固和衬里的作用,再用4/0 Prolene做连续缝合补片,注意要缝在囊颈及健康主动脉壁上,如缝在残瘤窦壁上则可能导致再通[1]。室间隔缺损修补采用同一椭圆形补片修补或两片法修补。2例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成形困难,行主动脉置换术。 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手术死亡。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6个月,无残余分流并发症发生,症状、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能从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讨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发病率低,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2]。主要由于在胚胎时期窦部组织发育不全,此处窦壁缺乏正常的弹力纤维和中层,在主动脉内压力作用下形成主动脉窦瘤,后瘤壁渐变薄,形成囊袋,突入其下方的心腔,当主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时,导致窦瘤破裂。且因仅右冠窦和无冠窦右侧与球中隔有关,绝大多数主动脉窦瘤发生于右冠窦(63?6%~87?9%)和无冠窦,且大多数破入右心室,尤其右心室流出道及右心房[3~4]。主动脉窦瘤发生破裂后,患者可很快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者,因压差更大,分流量更多,心功能不全发生速度更快,少数患者可于破裂后数天内死亡[5],故一经确诊,均应争取早日手术。 手术原则是精确地闭合主动脉窦瘤和矫正合并的心脏畸形。主动脉窦瘤的手术有不同的径路[7],笔者多选择采用窦瘤破入的心腔切口,对于明确诊断或不能除外有主动脉瓣反流和窦瘤内口较大者,需冠脉口直接灌注者,一定要切开主动脉进行探查,可保证修补确实可靠,又可确保不伤及主动脉瓣或瓣环,并利于心功能保护。本组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16例,其中3例为突然发病。合并室间隔缺损10例,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随访窦瘤均无残余分流,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主动脉窦瘤破裂可能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采用先褥式缝合漏口,再补片加固修补主动脉窦瘤效果良好,可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对术前疑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行主动脉瓣探查、成形或置换。对于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不予处理,用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及采用同一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对轻、中度脱垂的主动脉瓣有上托作用,从而使主动脉瓣脱垂、反流得到矫治。对于较大瘘口,采用先间断褥式缝合囊瘤,再补片加固修补主动脉窦瘤效果良好。重度关闭不全或瓣叶本身病变明显,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参考文献 1吴清玉.心脏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65-370. 2汪曾炜,刘维永,张宝仁.手术学全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83-290. 3Konno SS.Congenital aneurysm of sinus of Valsalva anatomy and classification[J].Am Heart J,1962,63(3):405-424. 4Kirklin JW,Boyes B.Cardiac Surgery[M].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