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哮喘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儿童哮喘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诊断的0~14岁哮喘儿童100例(病例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哮喘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单因素显示,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家族哮喘史、感到压抑沮丧、剧烈运动、母乳喂养、家庭装修与儿童哮喘相关(P 0.05)。
2.2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家族哮喘史、感到压抑沮丧、剧烈运动、母乳喂养、家庭装修是诱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e分析,对二分类变量约定发生为“1”,未发生为“0”),分析结果时,若某影响因素的参数估计值为正,则该因素为危险因素,相反则为保护因素。用标化参数估计值的绝对值比较各种因素对应变量影响贡献的大小。结果显示,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因素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感到压抑沮丧、剧烈运动、母乳喂养、家庭装修。见表2。
3 讨论
哮喘的致病原因可以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即机体内在的致病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遗传因素(如人格、气质);外因即外界致病因素,包括出生后外界环境及其心理、社会等有关因素。在儿童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是辨证的统一,但两者又不是平行的。
本研究单因素显示,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家族哮喘史、感到压抑沮丧、剧烈运动、母乳喂养、家庭装修与儿童哮喘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感到压抑沮丧、剧烈运动、母乳喂养、家庭装修进入主效应模型。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病有着复杂的关系,目前已发现与喘息有关的致病菌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等,另外一些细菌感染、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则可能有利于阻止哮喘的发生[3]。运动可能是引起哮喘症状短暂发作的最常见的触发因素。据统计有40%~90%的哮喘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性哮喘[4]。本研究显示,剧烈运动使得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性增加了2.3倍。有资料表明,哮喘患儿存在有多种心理障碍,不良心理情绪可诱发和(或)加重哮喘症状[5]。本文研究亦发现感到压抑沮丧增加了儿童哮喘发病的发病危险。关于母乳喂养对哮喘的保护作用报道不一,人乳中IgA高,具有抗感染作用,可以预防由于呼吸道炎症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而牛奶中含有异体蛋白质,摄入异体蛋白质可能增加儿童发生变态反应的机会[6]。本研究显示,母乳喂养为儿童哮喘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装修会引起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增高,许多药物研究报告表明甲醛作为一种主要的刺激物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儿童在污染的室内环境敏感性远远高于成人,因为吸入空气的量相对其体重、组织、器官是增多的[7],因此家庭装修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感到压抑沮丧、剧烈运动、家庭装修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为防止儿童哮喘应提倡母乳喂养,注意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父母及医生的预防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育智,赵铁兵,丁燕,等. 五城市哮喘、季节性花粉过敏及湿疹的问卷调查结果[J].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6):352—355.
[2] 于永锋. 青岛市区儿童哮喘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C]. 青岛:青岛大学,2008.
[3] 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3年全国儿童哮喘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J].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98—99.
[4] 孙铁英,郭岩斐,张洪胜. 运动诱发性支气管哮喘中免疫机制的初步探讨[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48—151.
[5]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 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123—127.
[6] 贺宁. 儿童哮喘危险因素分析[C]. 济南:山东大学,2009.
[7] Faustmam EM,Silbernagel SM,Fenskera,et 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children Susceptibility to environmental toxicants [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0,108(1):13—21.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