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旬老人倾心血建起私人皮影博物馆
六旬老人倾心血建起私人皮影博物馆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皮影戏是我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它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影响遍及全国各地。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为世世代代的人们带来了数不尽的喜悦,但也面临着逐渐消失的现实。然而,却有这样一位六旬老人,拖着中风后半身不遂的病残之躯,倾尽劳苦一生的积蓄,独力办起了我国第一家私人皮影艺术博物馆。走进这所皮影艺术博物馆,你会为馆藏的三万多件巧夺天工的皮影藏品而惊叹,你也许想不到,为了这一刻,崔永平老人曾经付出过多大的代价,经历过怎样的艰辛。
光影流转,皮影伉俪双手对舞百万兵
1960年,初中毕业刚满16岁的崔永平听说首都德顺皮影剧社(北京皮影剧团的前身)招收皮影学员的消息。这可把打小就爱看老北京街头艺人耍“皮猴”,弄“影人”的崔永平高兴坏了,他立刻跑去报了名。不久,崔永平和另外10个同学怀着兴奋的心情正式成为剧社的第一批学员,在五彩斑斓的皮影世界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跟着剧社见过大场面后的崔永平,对皮影的热情更加强烈了。他的师傅――老皮影艺人路景达、路景安对这个聪明又有钻劲儿的学生也十分看重。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崔永平的皮影水平进步很快。平日里,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制作和演出皮影上。一有空余时间,他就手执皮影的操纵杆,站在幕后尽情舞动着,幻想自己就是那戏中的人物,忽而横刀立马,沙场杀敌,忽而卿卿我我,才子佳人。光阴在皮影的舞动中流逝,一个温柔娇小的女子――师妹王淑琴渐渐走进了崔永平的皮影世界,两个热爱皮影的年轻人常常在一起排演皮影戏,光影流转间,两颗年轻的心也越挨越近了。
“文革”开始后,皮影剧社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得不解散。演员们眼含泪水,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自己挚爱的皮影艺术,回家各谋生路。崔永平来到轧钢厂,成了一名轧钢工人。王淑琴则当了一名车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仍然无法磨灭对他们对皮影的热爱,一有丝毫空暇,两个人就凑到一起摆弄皮影人,两颗志同道合的心在皮影这根红线的牵引下,渐渐连到了一起。1968年,崔永平和王淑琴结婚了,当时俩人每月的工资合起来还不到70元,婚后的日子过得十分紧巴。但夫妻俩还要把从这区区70元的有限收入里省吃俭用剩下的钱投入到购买皮影上去,丰富他们的皮影收藏。不久,两个儿女相继出世,生活的压力更大了,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夫妻俩还是坚持拿出一部分钱买皮影,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1979年,剧社恢复,夫妻俩重新回到阔别10年的工作岗位上去。多才多艺的崔永平很快成为了皮影剧团的骨干,集编剧、导演、主要演员、业务联络员于一身,忙得不可开交。改革开放的春风也给古老的皮影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崔永平率领着北京皮影剧团走出了国门,频频出访世界各国,向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们讲述着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的博大精深与瑰丽神奇,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阵皮影热潮。1983年,在访问欧洲四国时,剧团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的皮影戏在法国的国家级剧院――巴黎歌剧院连演5场,场场爆满!散场后,热情的法国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甚至拥到后台,一定要亲眼目睹这活灵活现的皮影小人到底有多神奇。
看到皮影艺术复兴有望,崔永平万分激动,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皮影戏的创作去。他创作的皮影戏《西游记》《山羊和狼》《儿童乐》《帮倒忙》等获得了不少奖项。演出之余,崔永平也对皮影戏这门民间艺术的理论构建进行着深沉的思考,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皮影戏史话》《神秘奥妙的皮影艺术》等论文30 余篇,还出版了专著《怎样演皮影戏》《中国皮影史略论》等,填补了国内皮影艺术研究的空白。
九死不悔,生死关头魂牵梦萦是皮影
1993年年底,崔永平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头晕脑胀,记忆力也减退了许多,整天不是丢了这个,就是落了那个。一次单位组织体检,他一量血压,好家伙,汞柱一下子升到了220!细心的妻子隐隐感到事情不妙,就催他抽时间去大医院好好看看病。
一天晚上,从受伤住院的女儿那里回到家,崔永平感到头疼得格外剧烈,就拿出降压药,一下子吃了三片,以为这下能舒服点了。没想到到了半夜,崔永平突发脑血栓昏迷过去,病情十分危急。家人赶快把他送到医院,医院抢救后认为呼吸心跳全无的崔永平已经没有希望了,让他们拉回家准备后事。王淑琴哭着对主治医生说:“留下老崔吧,哪怕再观察几天也好啊!”主治医生同情地叹了口气,说:“好吧,我们把他再留院观察几天。但是,能不能活过来可全靠他自己的意志了。”就这样,毫无知觉的“活死人”崔永平又在医院里躺了13天。这13天里,王淑琴一直苦苦守候在他的床前,她紧紧握着老伴的手,呼唤着崔永平的名字。
最终,崔永平战胜了死神,5个月后,他出院了。但是,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生龙活虎、精力十足的崔永平了。中风引发的半身不遂使得他右半身完全不听使唤,更严重的是他基本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