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部《论语》管理图书馆
半部《论语》管理图书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大作,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它所蕴涵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学习教育、为人处世以及经营管理理念等成为后人修身养性、处事做人的准则。宋人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高度概括了它的管理学价值,成为企业经营部门和服务管理部门的指导用书。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寻求一条既适合本馆实际,又有所创新的管理模式已成当务之急。笔者在学习《论语》之时,感悟颇多,结合图书馆管理工作实际,分别从人本管理、因材施教、以德为政、三省吾身等方面加以论述,与同行探讨。
一、践行“人本管理”之道,营造和谐图书馆
人本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部门或服务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人性角度出发,根据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需求、心理状况等,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图书馆是一个专门为读者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服务部门,衡量图书馆的服务绩效标准,除了图书馆的建筑设备、藏书数量等硬件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图书利用率和读者到馆率,一个设备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读者问津,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因此提供优质服务,吸引读者,提高图书利用率和读者到馆率,构建和谐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不妨品味孔子《论语》的“仁爱”哲学,并将“仁爱”思想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读者进行情感投资,使本来“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图书馆,变得读者盈门、读者满座。
1.图书管理员要有仁爱之心
“仁者爱人”,首先图书管理员自己应该是个“仁者”,是个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自己具备爱心,才能爱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因此,作为图书管理员一定要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懂得服务礼仪对读者的重要性,将外在服务礼仪形式内化成自觉行为,消除“没有读者工作就清闲”的想法,要有责任意识,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工作导向,以替读者服务为乐,将读者奉为上帝。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应时时处处体现出对读者的尊重,热情周到、谦恭有礼、耐心细致,让读者感到受人关怀的温暖与幸福。切忌对读者爱理不理、随意敷衍,或为读者服务时心不在焉,这样不仅读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还会挫伤读者的阅读兴趣。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听到善言。因此,图书管理员不能把冷漠的态度和生硬的语言强加给读者,也不能把坏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设身处地考虑读者的感受,为读者着想,力求做好服务。
2.图书管理员要有一视同仁之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说:“每个人都有平等享用图书馆文献的权利,而不受年龄 、种族、性别、宗教信仰 、国籍 、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观点,开创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先河 ,也道出了人人都需接受教育的心声。孔子一生广收门徒,不论贫富、老少、智愚与勤惰,他都来者不拒,“未尝无诲”。在孔子所招的七十二弟子、三千贤人中,大都是贫穷家庭的孩子,颜回贫居陋巷,子路乃“卞之野人”,曾参助母纺织养家糊口,他们不但未受歧视,反而成为孔门高徒。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宽广胸怀和“至圣”之德,体现他“立人”“达人”的仁者之德。作为知识导航者和信息传播者的图书管理员,要多学孔子平等待人的思想,先修身后立人,对读者不分职业、性别、年龄、籍贯和民族差异,都应一视同仁,尤其要关爱弱势群体。我们要充分考虑每一个读者的需求,维护读者的各种权利,以优质服务来稳固正式读者、以人性化手段拉动临时读者、以宣传推荐方式吸引潜在读者,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乐意前往的精神乐园。
二、采取“因材施教”之法推荐图书,提高图书利用率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与一视同仁并不矛盾,一视同仁是指在对待学生的态度、重视程度和关心程度等方面要平等。而因材施教是在一视同仁服务基础上的提升,是更加细致周到服务的体现。对于图书馆而言, 因材施教就是图书管理员根据读者年龄、职业、性别、阅读目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分析读者阅读特点和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读者提供文献资料。因此,图书管理员要本着“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服务准则,掌握“施书”的规律与技巧,提高图书利用率。那么,如何“施书”呢?
1.因材施书
“因材施书”也就是“因人施书”。“因人施书”首先要对读者充分了解。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才能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需;只有通过对读者的研究与分析,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才能在服务中精益求精,避免盲目性。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十分重视“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