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双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例

双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例[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双侧;特发性 [中图分类号] R65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b)-104-0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年轻患者预后好,老年患者发病时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预后较差。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因突发口角歪斜3 h余,于2009年5月1日入院。患者9 d前曾发热,体温最高达38℃,在当地诊所治疗后好转(具体不详),于3个多小时前患者被其家属发现口角歪斜,自觉右侧面部不适,右眼闭合乏力,无肢体麻木或活动不灵,亦无其他伴随症状。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糖尿病史。体格检查:T 36.6℃,疼痛0。心肺听诊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发射(+),双眼球各向运动自如,右眼轮匝肌肌力差,眼睑闭合差,左眼轮匝肌肌力正常;右侧额纹及右鼻唇沟浅,右侧口角低,鼓腮和吹口哨右侧漏气;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巴氏征阴性;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大致正常。入院后初步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右侧),建议患者口服皮质类固醇,向其讲明皮质类固醇药物可能引发的副作用,患者及家属拒绝服用。给予丹香冠心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地巴唑片、甲钴胺片等药物治疗,并嘱其局部热敷,红霉素眼膏护眼。给予血常规、肝肾功能、离子分析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同时监测血糖,患者空腹血糖波动在4.5~6.0 mmol/L。餐后2 h血糖波动在7.9~11.1 mmol/L。2009年5月7日患者由初始一侧面神经麻痹出现两侧面神经麻痹,左侧眼睑闭合差,鼓腮和吹口哨漏气,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不排除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再次建议患者口服皮质类固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患者及家属拒绝。予头颅MRI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009年5月14日患者右侧面部较前恢复,左侧面部无加重。2009年5月18日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正常。继续此前治疗。 2 结果 患者逐渐恢复至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蹙额皱眉与闭目正常,说话和笑时口角无歪斜,鼓腮不漏气,面部表情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患者于2009年6月19日出院。 3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未完全阐明[1-2],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治疗原则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功能恢复。目前多主张急性期尽早使用1个疗程皮质类固醇激素、VitB族药物或甲钴胺及地巴唑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单侧发病率较高,病因也相对单一,而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中非常少见,发病率仅为每年1/500万[3],双侧多见于格林巴利综合征,少数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可出现脑神经麻痹,可为首发症状,常见双侧面神经瘫,其次为球麻痹,数日内必然会出现肢体瘫痪,对称性肢体瘫痪和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特征性表现。本例患者无对称性肢体瘫痪和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可以排除格林巴利综合征。根据离子分析,和头颅CT、MRI检查未见实质病变可排除脑部肿瘤,本患者发现、治疗及时并无其他基础疾病,未留后遗症。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中少见的症状,它往往是某一种或多种全身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的征兆,因此需除外其他可导致双侧面神经麻痹的疾病如重症肌无力、Guillain-Barre综合征、双侧中耳炎、Lyme病、桥小脑角肿瘤等。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鉴别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有关特殊药物或者特殊检查应及时向患者告知及尊重患者的意见(如本例中皮质类固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药物的应用及腰椎穿刺术检查),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91. [2]刘洪.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72-73. [3]Price T, Fife DG. Bilateral simultaneous facial nerve palsyl [J]. J Laryngo 0tol,2002,116(5):46-48. (收稿日期:2010-06-18)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