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周小燕-终身教授干终身.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小燕-终身教授干终身

周小燕:终身教授干终身2010年8月28日,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94岁的生日。一个在30年前已该退休的老人,如今依然活跃在音乐教学讲台上,真是个奇迹。她不仅带着本科学生,还带有研究生。周六的一天上午,我来到周老师的府上。如不是亲眼所见,怎能相信眼前这位精神矍铄、才思敏捷、体态轻盈的老人已过鲐背之年。 我:“周老师,你要干到什么时候才退休?” 周小燕:“我没有退休,我是死而后已,终身教授干终身嘛!” 我:“这是不是你常说的收支不平衡的缘由?” 周小燕:“是啊,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多,但我做的很不够,我还愧对他们。” 我:“你怎么看上去一点不老,你的心态,你的精神,至少与你实际年龄相差20岁。” 周小燕:“是吗?这大概是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的原因,所以我不觉得自己老。有人说我坚决不把自己培养老!这说对了。我不能过没有学生的生活,很奇怪,一离开他们我就生病,他们是我的生命……” 老艺术家灿烂的笑容,融化在她特有的坦诚和可爱里,这无疑是一种博大、一种升华。看着自己哺育的“小小燕们”一个个长大,展翅高飞,“太祖母”级的教授周小燕感到浑身舒坦、内心溢满快乐。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放眼桃李满天下,怎么不让她心花怒放。 “中国之莺”选择的是归国的旅途 1917年,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工商世家。周小燕的父亲周苍柏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银行家。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周小燕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5年9月,周小燕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当时她的志愿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家。然而不到两年,梦想就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所打碎。抗战爆发,中断学业的周小燕回到武汉就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她首唱的《长城谣》《歌八百壮士》等抗日名曲后来响遍全国。 1938年年底,周小燕辗转来到巴黎,在那里她结识了法国著名作曲家齐尔品,并进入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声乐。7年后――1945年10月,周小燕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次年,她在卢森堡举办首场独唱音乐会。报纸纷纷评论:她“嗓音纯净,像水晶般坚实,像钻石般光彩”,她成功了。自此,被称为“中国之莺”的她,在意大利、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的舞台上空翱翔。1947年6月,她参加世界乐坛盛会――首届“布拉格之春”,接着开始5大城市巡演。随后,她又应波兰、瑞士、丹麦、挪威等国邀请,前去举办独唱音乐会……正值事业最为辉煌的时刻,她却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很多人不理解,唱红欧洲的周小燕回国后竟去上海陶行知育才学校担任声乐教师。当父亲问她准备什么时候访美时,她回答道:“爸爸,我不去了,这里需要我留下。”原来,她没忘出国时父亲对自己的嘱咐:“第一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第二学成后回来报效祖国。”周小燕觉得自己学业已完成,也演出了,并且获得了肯定和好评,应该回来了。直到今天,周小燕仍对我说:“一个人对祖国母亲要永远充满真挚情感和义无反顾的爱。”对当时的归国,至今无悔。 新中国成立后,周小燕受聘回母校执教成为声乐系老师。这时的国立音专已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自此,她在这里从一名歌唱家变为一名声乐教育家,她为学生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爱。 然而,这一切在文革期间却被剥夺了。 魏松就是在文革中培养的 文革让周小燕陷于黑暗之中:她回家“破四旧”,高跟鞋自己敲掉;唱片放在门槛上踩断,毁掉;书撕了、烧掉。最最痛苦的是不能教课,又不能唱歌。接着,夫妇俩被关进了“牛棚”。爱人张骏祥养猪,被称为“猪公”,她养鸡,被称为“鸡婆”。直到1975年她才被叫回到学校。 那天,周小燕忐忑地来到工宣队办公室。她见到两个身穿军装的大兵,后来才知道,一个叫魏松,一个叫韩适,来自沈阳军区,是学校招收的第一批工农兵学员。他们来到学校后却没有老师,没法才把周小燕召回到学校上课。工宣队一边警告周小燕要为工农兵服务,一边告诉魏松他们,要好好改造周小燕,千万别让她的资产阶级思想染缸染白了。可结果,不幸被言中,周小燕反把魏松等“改造”了。 魏松曾唱过几年男中音,周小燕听后却发现他是男高音,于是因材施教,以男高音来培养。周小燕还对魏松说,你还是个洋嗓子,很适合唱外国歌剧里的男高音。说到外国歌剧,魏松懵懂地根本没有概念。看着非常苦恼的学生,周小燕说,这样吧,到我家里去。下课后,周小燕把魏松和另一名学生罗魏带到自己家, 拉上窗帘,找出几张没有被抄走的法国旧唱片,让他们贴着耳朵听起了歌剧。多美妙的歌呀,他们陶醉了。就是从这里,魏松和罗魏获得了西洋音乐的启蒙教育。须知那时“动乱”没有结束,周小燕完全是冒着风险,一旦被发现,不是批斗,就是被逐出教师队伍。 魏松毕业后回到部队,因他岳父母都在上海,趁着每年探亲,他仍到周小燕那儿上课,这样坚持了8年。其间,魏松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搞声乐这块料,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