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摘 要 目的:分析本地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8月~2010年5月经内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63例,分析其发病率及年龄分布、伴发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并与同期其他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照。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2.8%,男女比例4.1:1,发病年龄以中年为主,平均年龄48.6岁。反流性食管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30.4%,明显低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萎缩性胃炎(P<0.01);主要伴发疾病为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溃疡。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A级35.6%,B级48.6%,C级15.1%,D级0.6%。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轻中型为主;中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有较低的感染率;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伴发疾病为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溃疡。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流行病学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据欧洲和美国的报道该病的发病率7%~15%,国内发病率7%~8%[1],并且发病率在逐步上升,RE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以及其伴发疾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将2004年8月~2010年5月胃镜检查15 572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4年8月~2010年5月胃镜检查患者报告15 572例,根据病史和检查,除外贲门撕裂症和药物理化等因素造成的食管黏膜损伤,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63例。 研究方法:①RE内镜分级:根据洛杉矶分级法分为A、B、C、D级[2]。②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经胃镜取活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碳呼气试验检测,判断Hp感染情况,上述两项均为阳性者诊断Hp感染阳性。③食管裂孔疝(HH)的诊断:内镜诊断标准:齿状线距食管裂孔上移2cm,其下方见裂孔压迹环,并可见疝囊形成。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软件,对于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 果 RE与年龄、性别、分级关系:共进行胃镜检查15 572例,男女之比1.45:1,RE463例,检出率2.8%。其中男372例,女91例,平均年龄48.6岁。根据洛杉矶分级,A级165例(35.6%),B级225例(48.6%),C级70例(15.1%),D级3例(0.6%)。RE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见表1。 REHP阳性率30.4%,明显低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萎缩性胃炎(P<0.01)。深入分析RE的463例中,RE合并十二指肠溃疡57例,Hp阳性49例,阳性率86%,RE合并胃溃疡2例,Hp阳性1例,阳性率50%,RE合并萎缩性胃炎37例,Hp阳性21例,阳性率56.8%。所以,实际其他RE 367例,Hp阳性70例,阳性率19.1%,其Hp感染率阳性率更低,见表2。 RE伴发疾病:RE伴发疾病有食管裂孔疝68例(24.7%),十二指肠溃疡57例(12.3%),慢性萎缩性胃炎37例(8%),胃溃疡2例(0.4%)。故提示RE伴发有胃十二指肠疾病,常见的有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溃疡等。 讨 论 RE相关的研究成为热点。本组病例中,RE的检出率2.8%,低于西方国家的11%~28.5%[3],也低于日本的14.9%[4],亦低于胡姚元等报道的4.1%[5]。这种现象与RE的发生原因有关,主要是东西方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西方的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RE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升高。改革开放首先在我国的大城市,所以大城市的西方化明显,而我市属于中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西方化程度较低,发病率亦低。 本组中,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中老年多见,程度以轻度A、B级占大多数(84.2%),其可能的原因为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嗜酒等因素高于女性,由于老年人食道下括约肌(LES)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亦是形成RE的原因之一。 Hp与RE的关系存在较大争议。本组中,Hp在RE的感染率明显低于Hp相关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P<0.01),亦低于普通人群。当深入分析时,排除RE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等病例后,其感染率更低,其中原因尚不明确。可能原因:Hp阳性患者胃内酸度低于阴性患者,对于食管黏膜是起保护作用。 RE常见伴发病有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裂孔疝等。其原因如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水平本身就高,高的胃酸是RE的发病原因之一,而胃溃疡的胃酸水平偏低,故RE伴发胃溃疡亦低;食管裂孔疝的形成原因与LES张力下降有关,这与RE的发病原因一致,故二者伴发程度高。 总之,本组病例中,RE多发于中老年人,以男性为主,轻型占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