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农村养老模式探究
基于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农村养老模式探究[摘要]随着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层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将会面临更加严峻形势的老龄化,这一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关系着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现从江口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出发,提出在农村构建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龄化 农村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19-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劳动人涌向城市。随之也出现了大批留守老人,成为事实的空巢老人。[1]为了解空巢老人养老的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对江口县闵孝镇、德旺乡、太平乡、双江镇、坝盘乡、民和乡等乡镇进行调查[5]:总人口1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占90%左右;外出务工人员6万多人。子女全部外出打工,年满6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157户,380人。其中日常生活能自理的有305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89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村老年空巢人口的养老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文献回顾
空巢老人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或打工,身边没有子女和他人照料,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包括独居空巢老人和有伴侣的空巢老人。本文所述农村空巢老人是指户口在农村且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
国内学者对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始于1990年,主要包括老年空巢家庭或新空巢家庭的成因,空巢家庭的现状及养老问题,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与社会支持,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等。[2]预计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0%,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5]从文献可以看到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很少。大多数人认为当前的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发展,针对农村养老问题提出多种建议和思路:建立健全现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德治和法治建设,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增强政府财政支持;应实行农村养老的建议等。
鉴于上述,空巢老人养老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经济、社会问题,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安定。本文从江口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在农村建立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以期对该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开辟一条可行的路径。
三、江口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3]
(一)农村家庭养老危机加重,养老观念弱化[6-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同时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当今社会新的养老模式没有形成时,传统家庭型养老功能在逐步丧失,农村养老危机正在逐步加剧;传统的道德约束力逐渐变小,使得社会上形成了“重幼轻老”的现象,各种虐待老人的行为屡见不鲜,老年人承担子女不赡养的风险严重加大。在农村有独立经济能力的空巢老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老人需靠子女供养或者从事劳动生产。
(二)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生活照料困难
由于农村成年子女多数外出打工挣钱,多年不回家一次,留下老人不管不问,缺乏照顾、缺乏亲情的“空巢老人”,他们极易产生孤独、自悲和自怜等消极情绪。当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时,调查中发现有65%的表示是依靠老伴照料,有28%的子女会轮流回家照料,有7%的子女不回家,采取请人照顾的方法。由于子女多在外务工,所以很少有时间回家,有将近60%的子女都是过年回家同父母团聚,一般回家的时间也只有10到15天左右,春节期间除了消耗在往返路程上、走亲访友等时间外,真正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只有3天左右。也有不少老人表示,春节回家一趟让子女的开销过大,有些心疼。有能力照料生病的老伴的时候,都采用老伴照料的方式。
(三)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
调查显示,在我县独居和没有配偶的157户老人中,经济困难的占63.9%,需要照料但无人照料的占23.4%,经常感到孤独的占68.4%,感到不幸福的占23%,有过自杀念头的占2.6%。多数中青年是夫妻双双外出谋生,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留守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响,连起码的精神慰藉也没有了,如果长期独处,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地方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更谈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极易产生孤独感。再说,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蹲墙根、找树阴、聊聊天、看电视”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轨迹。至于空巢老人,更难有所精神寄托,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
(四)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据统计健康状况差的占27.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