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PPT

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1、我国的民族团结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部民族融合史: 自炎帝、黄帝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四次民族大融合。炎帝、黄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雏形,在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华夏族”—即后来的“汉族” 。 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以秦、汉建立为标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并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废除分封制等。汉承秦制,不但加强了民族和亲政策,更重要的是推行了汉化政策,规定讲汉语,统一用汉字。形成了今天的“汉族”。 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迁,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等事件,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进一步融合。 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唐宋时期。唐朝推行的是民族平等政策,外族在朝中可以担任要职,外族与汉族通婚十分普遍,从而加速了外族汉化的速度。辽宋金时期中原百姓几次南下大迁移,开发了闽粤地区,中国的人口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移动,到北宋后期重心已经越过长江进入南方。从此以后,汉族姓氏在南方得到飞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大姓望族。 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清代。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实现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 其次,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融合较前代有所加强。 2、我国的民族大团结历史,是各民族并肩御辱的斗争史: 鸦片战争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抗击侵略 。新疆各民族团结一致抗击沙俄入侵新疆;广西各民族抗击法国侵略;台湾高山族抗击日本侵略;西藏各民族抗击英国侵略等等,都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抗击了侵略。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侵略,如回民支队、内蒙古抗日游击队等。在中国共产党中也涌现出一批少数民族杰出将领,如粟裕、关向应、乌兰夫等。 3、我国的民族大团结历史,是各民族同舟共济的发展史: 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 “5·12”汶川特大地震 美国一著名军事专家近日在报纸 上发表评论员文章: “中国人一瞬间由一盘散沙凝聚成钢板一块,真是太可怕了!”东方雄狮现在不仅已经睡醒站了起来,而且已经奔跑了起来!自从5.12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开始,所有的中国人空前的团结了起来.上到政府,下到每一个普通的民众,都自发的行动起来.人民解放军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一致和速度,近乎疯狂的救人.国家主席和总理更是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抗震救灾的最前沿,为灾区群众分忧解难,为部队官兵加油打气.而所有中国人,更是掀起了募捐的风暴,上到大的企业家,各类明星,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和下岗工人,无不慷慨解囊,踊跃奉献,以前所有的各种不满和牢骚都被抛弃到了一边,现在整个华夏大地万众一心,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最后这位专家无不懊丧的说:"以前总弄不明白朝鲜战争为什么会失败,通过5.12地震,这个答案真是一清二白,跃然纸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二、新中国民族政策指引民族团结发展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 1、政治上,民族自治地方普遍建立,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经济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实现历史性的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文化教育上,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1、政治上,民族自治地方普遍建立,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经济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实现历史性的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民族地区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 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裴然 西藏,以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为标志的全区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拥有贡嘎、邦达、林芝3个机场,日喀则和平机场、阿里昆莎机场正在建设之中;公路通车里程达4.9万公里,比1984年增加2.7万公里。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1万千瓦,用电人口达到185万。邮电业务总量达到31亿元,比1985年增长近380倍。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43万户,比1984年增长227倍。“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的目标,已于2004年完成。 宁夏,公路通车里程由1958年的2686公里,增加到现在的2056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00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通宽带,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户户通电;全区城市化率达45%,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2元。 3、文化教育上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