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气体传感器精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纤气体传感器精华

瓦斯爆炸是影响煤矿安全重大威胁之一。据统计,我国煤矿爆炸事故近80%是由瓦斯气体爆炸引起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约占瓦斯气体的83%~89%。 当空气中的甲烷浓度约为5.3%到15%时,遇火源就会爆炸;在无火源情况下,当空气中的甲烷浓度达到50%,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为了预防与控制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研究能在线实时快速检测甲烷气体浓度的仪器是十分必要的。 甲烷也被认为是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气体之一,甲烷吸收红外线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5-30倍,占据整个温室气体贡献量的15%,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生活,更是被民众所关心。 甲烷还与燃烧和推进联系非常紧密,它的浓度测量直接与对燃烧效率以及推进过程的分析有关。 马赫一泽德尔干涉仪 声波激励源是机械斩波的Ar+离子激光器 光谱吸收型光纤传感器 光谱吸收型光纤传感器 近红外光谱吸收型光纤传感器 近红外光谱吸收型光纤传感器 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应用光谱吸收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气体浓度测试研究的是日本Tohoku大学的H. Inaba和K. Chan等,他们在光纤透射窗口波段范围内,做了一些气体传感的基本研究。1979年,他们提出利用长距离光纤进行大气污染检测。1981年,他们又报道了光纤二氧化氮气体浓度的检测实验。利用二氧化氮在400nm处和800nm处的较宽吸收峰,用LED作光源进行二氧化氮的直接吸收测量,与此同时,还进行了光纤化的甲烷气体浓度测量实验研究,并于1983年用LED作为宽带光源,配合窄带干涉滤光片,对甲烷在1331.2nm附近的Q线进行检测,系统最小可探测灵敏度为25%LEL(气体爆炸下限) 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国外研究现状 1987年J. P. Dakin和C. A. wade等人报道了一种利用梳状滤波器和宽带光源(LED)测量甲烷气体浓度的方法。入射光可覆盖一簇气体吸收峰,通过气体吸收后,光谱被调制为梳状。这种方法适合于甲烷和乙炔等具有梳状吸收峰的气体。 1988年,A. Mohebati和T. A.King用1.33μm的InGaAsP多模激光器测量了甲烷气体的浓度,采用波长差分吸收法,室温下可以测量最小灵敏度可达1000 ppm。 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国外研究现状 1990年,H. Tai和K. Yamamoto等利用1.66μm单模分布反馈式(DFB LD)半导体激光器,采用了波长(频率)调制的谐波检测方法,室温下检测甲烷气体浓度,最小可探测灵敏度可达20 ppm。这一系统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源(DFB LD),波长调制谐波检测和光纤技术结合起来,获得了很高的探测灵敏度。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沿着这种技术方向,又有一些光纤气体探测系统被报道出来。 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国外研究现状 1992年,H. Tai给出了采用两个DFB LD光源组成一个复合光源,在同一个光纤传感系统中同时测量甲烷和乙炔的实验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传输光纤长4km,气室长10cm,检测系统采用波长调制的谐波检测技术,甲烷的最小可探测灵敏度为5ppm,乙炔的最小可探测灵敏度为3ppm,气体间的串扰很小,可以忽略,是一种传感器的复用方法。 V. Weldon在1993年和1994年分别报道了采用一个1.64μm可调谐DFB激光器同时测量甲烷和二氧化碳及一个1.57μm可调谐DFB激光器同时测量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研究,其最小探测灵敏度都优于10ppm。 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国外研究现状 为了光纤气体传感技术的工程应用,人们更加关注气体传感的噪声分析。通过对谐波检测技术的分析,有人提出了优化谐波检测技术参数的方法。靳伟博士和G. Stewart对气体传感中相干噪声的来源及消除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G. Stewart建立了光纤气体传感头端反射噪声的模型,而靳伟博士则提出了光纤气体传感系统中反射相干信号的更普遍模型,并且对单点气体传感器做了比较全面的噪声误差分析,给出了理论极限 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国内研究现状 1989年,西安光机所郭栓运等在应用光学杂志上介绍了差分光谱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列举了一些具体应用实例。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90年用国产元件建立了一个检测大气中甲烷气体浓度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测量灵敏度约为7000ppm,是甲烷气体在大气中最低爆炸极限的13%。 光谱吸收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国内研究现状 1997年,山东矿业学院的曹茂永等对光谱吸收式光纤瓦斯传感器的参数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根据传感器的技术指标确定其基本参数的方法。 2000年,浙江大学叶险峰博士用中心波长为1.3μm的LED作光源,配合闪耀光栅对CH4气体进行了检测实验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