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翡冷翠在下雨林文月课本重点整理女性作家比较三
七、翡冷翠在下雨 林文月
一、課本重點整理
二、女性作家比較
三、林文月散文的特色
四、旅行文學簡介
五、旅行作家舉隅
六、課文補充資料
七、一字多義比較
功夫、嵌
八、形近字辨析
栩/詡
九、歷屆試題
一、課本重點整理
(一)題解
出處 《遙遠》 體裁 散文 主旨 寫雨中遊覽翡冷翠的思古幽情。 說明 全文以「 雨 」貫串,並藉以蘊釀深具( 人文 )情懷的氛圍,引出關於歷史與文學藝術的聯想。 (二)作者
林文月 時代 民國22年生 經歷 1.生於上海日本租界,曾受日本語文教育;小學六年級返臺,開始學中文。故通曉中日語文。
2.集學者、散文作家、翻譯家於一身。
3.學術研究集中在( 六朝 )文學及( 中 )( 日 )比較文學。
4.翻譯以( 日本 )古典文學經典為主。 文風 散文平實淡雅,醇厚內斂,獨樹一格。 作品 散文集:《讀中文系的人》、《遙遠》、《午後書房》、《交談》、《飲膳札記》
譯著:《( 源氏物語 )》、《枕草子》 二、女性作家比較
作者 擅長文體 風格 代表作 琦君
(1917-2006) 散文
小說 文字淡雅,描寫細膩,情感真摯;內容多寫親人師友、故鄉童年;主題則在闡揚愛心與溫情。 散文集:《煙愁》、《紅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
小說集:《菁姐》、《橘子紅了》 林文月
(1933-) 散文 散文平實淡雅,醇厚內斂 《遙遠》、《午後書房》、《交談》 張曉風
(1941-) 散文
小說 風格變化多姿,由感性拓展到知性,由個人的情思提升到家國的關懷;有時細膩溫柔,有時辛辣諷刺。散文以外,在劇本、小說各領域亦有可觀的成績。常在作品中反映對美善的信仰與堅持。 《曉風散文集》、《你還沒有愛過》、《星星都已經到齊了》、《曉風小說集》、《曉風戲劇集》 龍應台
(1952-) 散文 其針砭時事、觀察社會的作品一針見血,直指核心,呈現其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以女性視野書寫的深度抒情作品,筆觸溫柔,感情細膩。 《野火集》、《百年思索》、《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 簡媜
(1961-) 散文 筆觸敏銳細膩,想像豐富多采,被譽為善於驅遣文字語言,形式與風格都深具獨創性的散文作家。 《水問》、《女兒紅》、《好一座浮島》 三、林文月散文的特色
階段 特色 說明 代表作 一 思想性 1.生命的本質如真似幻:當她走過翡冷翠的街道,透過現代櫥窗看到古典的建築,其實彷彿走在時光隧道裡。她最後看看手上的錶──臺北的時間:一點半。林文月藉這樣的描寫使讀者產生今昔交錯、時空互換的如真似幻之感。 《遙遠》 2.民胞物與的襟懷:例如〈在喀剌蚩機場〉一文,林先生精細的描寫機場工人擦拭扶梯的情景,表現出人都是高貴而有尊嚴的 《午後書房》 3.風格:此時期表現思想性的作品,筆法是非常經營的,而構思、文筆相對於現代散文的美學風格來講,偏屬平淡樸實。 二 抒情性 1.傷逝:這個階段的創作中她多寫自己的長輩,如寫父親、寫舅舅、寫臺靜農先生、寫鄭因百先生等,同時她也寫自己在上海的兒時記憶。其作品風格一變,變得濃稠、華麗又奇詭。 《交談》 三 記敘性 1.《飲膳札記》堪稱為一本精細的食譜,對美食的描寫、烹飪的方式乃至特殊的心得無不描寫得細膩詳盡,記敘性濃厚自然不在話下。
2.《擬古》中的〈江彎路憶往〉則以萬言長篇細細地追述了自己童年在上海的居處。 《擬古》
《飲膳札記》 (整理自何寄澎〈林文月散文的特色與文學史意義〉,陳義芝主編《林文月精選集》,九歌出版社)
四、旅行文學簡介
(整理自臺灣大百科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658)
五、旅行作家舉隅
作家 創作類型 文風概要 代表作品 陳之藩
(1925-2012) 海外旅居記事 兼具科學家的敏銳眼光與文學家的感性筆觸,文章表面上看似鬆散,實則蘊藏著精心鎔裁的人生體驗;乍讀只是平淡幽寂的敘事筆調,實際上卻飽含著對於時代和人生的關懷與熱望。由於長年旅居國外,作品中往往帶有一種飄泊的悲涼與寂寞,頗能觸動時人的家國之痛與文化省思。 《旅美小簡》、《在春風裡》、《劍河倒影》、《一星如月》等 余光中
(1928-) 知感雜揉遊記 余光中除了以詩聞名外,散文亦自成一家。自稱「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提出現代散文應強調「彈性、密度、質量」,並在自身的創作中踐履。內容上不避文言,而力避「惡性西化」,達到文白交融的境界。其旅行文學跨越文類的界限,內容表現在自然探索、異國歷史、家國之思與自我認同上,同時加入戲劇元素,展演異域色彩與人文。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憑一張地圖》、《隔水呼渡》、《日不落家》等 三毛
(1943-1991) 沙漠冒險故事 少年時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