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维摩演教图》创作年代小考.docVIP

故宫藏《维摩演教图》创作年代小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宫藏《维摩演教图》创作年代小考

故宫藏《维摩演教图》创作年代小考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馆藏中,列在李公麟名下的有两件作品:《临韦偃牧放图》是现存公认较可靠的李公麟真迹,另一件则是传为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与前者相较,《维摩演教图》的白描技艺工缜精密,令人叹服,但风格技法上的迥然相异也让很多人对其创作年代产生了怀疑。因已有前辈做过相关讨论,本文将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梳理相关文字和图像材料,从史料记载与作品比较两个方面对《维摩演教图》的创作年代问题进行探讨。 《维摩演教图》长期以来被传为北宋李公麟的作品,而此说法始自何时又因何而起却众说纷纭。大体看来,明清二朝在明人沈度跋文之后基本将此图归于北宋李公麟名下;现当代徐邦达、杨仁恺、金维诺、郎绍君等学者开始怀疑该图作者的可靠性,又通过与相关画作的比较,对该作品的创作年代进行推测,结论集中在南宋至元之间;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许忠陵则将此画定为宋画,并同金维诺提及的王振鹏《临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等作品区别开来,认为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作品,但之间可能存在临摹关系。 一、史料证据:李公麟与《维摩演教图》 前辈的研究大体已排除了《维摩演教图》为李公麟作品的可能性,但明清以来将其归于李公麟名下,应有一个逐渐形成进而符合文人画家意趣与宣传目的的发展过程。因董其昌为倡导其“南北宗论”将李公麟列为以王维、董源为代表的南宗一系而大加推崇,当代学者在面对古书画作品中董其昌的印鉴与跋文时,就不得不对其可靠性三思而定。 现已知较接近李公麟年代又具代表性的画论当数《宣和画谱》(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6年)。《宣和画谱》作者无考,但因为动用了大量御府所藏书画,因而此书很可能是受宋徽宗诏命编撰。《宣和画谱》将李公麟列在“卷七”三之下,共载有御府所藏其画作一百零七件。 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山人,据《宣和画谱》载为安徽舒城人。生卒年代尚待考证,今美术史界大体认为其生于公元1049年(北宋仁宗皇?元年),卒于1106年(北宋徽宗崇宁五年)前后。《宣和画谱》载其“始画学顾陆与僧繇、道玄及前世名手佳作……更自立意专为一家……凡古今名画,得之则必摹临,蓄其副本……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今美术史家常把李公麟列为北宋道释人物画家之首,但从其一生的绘画创作活动来看,李公麟的作品涵盖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泛。《宣和画谱》载“公麟喜画马,大率学韩?,略有损增。有道人教以不可习,恐流入马趣。公麟悟其旨,更为佛道尤佳”,可见,如果该记载属实,则李公麟的道释人物题材很可能是在晚年隐居于龙眠山、绘画技法渐趋成熟之后才大量创作的。从宋史看来,李公麟绘画以立意为先,创作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与历史故事,“从仕三十年,未尝一日忘山林,故所画皆其胸中所蕴”。其成熟之作精妙处有“率略简易”的特点,后学者难以模仿。 《宣和画谱》列于李公麟名下的一百零七件作品中,道释题材约三十余件,关于维摩诘的仅“维摩居士像一”,无《维摩演教图》记载。而宋代以后各种画史中载有李公麟作品共计约二百七十余件,远远超过徽宗时御府所藏,其中不乏因各种目的将后学者作品归于李公麟名下的附会之作,《维摩演教图》很可能从属其中。 《维摩演教图》纵34.6厘米,横207.5厘米,纸本墨笔,原并无作者款印。永乐四年(1406年)沈度在跋中题为“李龙眠演教图真迹”。后明人董其昌、王?登及清人卞永誉、高江村皆沿袭沈度之说。 现已知最早将《维摩演教图》同北宋李公麟相联系的文字记载,可能即为此卷中明代书法家沈度的跋文。与画心以一隔水相隔,接缝处钤印两方。沈度在《心经》后跋曰:“永乐丙戌岁,予客燕台真如寺,老僧元觉出示李龙眠演教图真迹,随索予书心经附后,自愧玉石难并,固辞再三,老僧索之甚笃,勉强净手谨书一通。是夕上元日也,云间沈度。”据此跋文可知该图在明初可能为北京真如寺所藏,但沈度之前的著录尚无从考证,又因画心之上未着片字,跋文皆书于画心之外,画心与跋文似可相互独立,不排除后人重裱时将跋尾与画心“张冠李戴”的可能性,因而沈度跋文的可靠性有待推量。 沈度之后接有董其昌两段题跋,曰:“宋李公麟演教图精工之极,盖学陆探微平视阎右相者。后为吾乡沈学士补书心经,其楷法端劲,亦与画相抗衡。本为长安古寺常住旧藏,大都为有力者豪夺转入飞凫手,遂成世谛流布,非法门皈奉之故矣。公麟从秀铁面游,秀师诃其画马,因改而画菩萨变相。虽得画家三昧,实以画作佛事者也。元时惟吴兴赵文敏庶几不愧之。董其昌观因题。”“旧观于长安苑西邸中。丙寅(1626年)二月望重观于吴门官舫,二纪余矣。其昌。” 其后接王?登跋曰:“李伯时人品画法名重当世,故一时效之者众,鱼目夜光慧眼自辨。余所见最多,然惟袁氏白莲社、王孙匡南草堂、王敬美伏生授书、项子京女孝经、朱少傅高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