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明远断病手迹(二十七) 难防二斑叶螨
李明远断病手迹(二十七) 难防二斑叶螨2012年1月17日,我来到北京市大兴区某部队基地。由于这里的温室保温不好,最冷的时候清晨棚内温度只有2~3℃。往年每到此时,种植的果菜类都长不好。特别是喜温的茄子,一到这个时候,都结不了果实。
可是,今年有些例外,他们有一棚茄子长得挺好的,到冬季最冷的这个时候,仍然有新的果实长出来。一问,原来是从外地新买的苗子,品种名为布利塔。
但是,到了1月31日,我们发现,植株生长的比较慢,而且上部叶片发卷,叶片也比较黄(图1、图2)。基地的管理人员问我:是不是(茄子)有病。我说不像,倒有点像“茶黄螨”的危害。但是,这么冷的天气,不大适合茶黄螨活动。我就采了一些嫩叶准备带回研究所用解剖镜观察一下。如果有茶黄螨,一般都会聚集在嫩叶处取食。
我将嫩叶在解剖镜下找了半天,结果一无所获。倒是在比较大的叶片的背面,见到了几头叶螨(图3)。我将情况告诉了基地的技术员,让他们用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两周以后,我来到这个基地,问技术员是否防治过这棚茄子的叶螨。回答说:防了。但是,我用肉眼看看,似乎并没有将其完全控制住。新生的叶片仍然不舒展。我又采了一些叶片,回到实验室观察。防治效果果然不好,叶面确实有些死的虫子,但是总体数量还在增加(图4),好像还增加了不少的卵(图5)。我建议改用哒螨灵进行防治。
又过了两周,发现用哒螨灵防治效果仍然不好。用扩大镜就能见到爬来爬去的虫子。我让他们将阿维菌素和哒螨灵混合起来,再加大防治力度试一试。过两周后我又去看,防治效果仍然不好。甚至有越防治叶螨越多的现象,同时在植株上还出现了一些网状物(图6),很多叶螨凭借着网子的保护,使药剂难以喷进去。
我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我们研究所搞害虫防治的专家,希望他能到这个基地看看,为防治这种害虫,给想个办法。
这位害虫防治专家到基地看过后对我说:那里发生的是二斑叶螨——一种寄主广泛、易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他认为,该基地使用的药剂应当是有效的,有的地段还是被控制住了。有的地方控制不好,有可能是用药不均匀的结果。同时,他们还取回了一些二斑叶螨,准备测定一下它们的抗药性水平。
我是学植物病害的,对我来说,这个问题的出现,倒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因此,查阅了一些资料:
二斑叶螨,又称:二点叶螨,叶锈螨,棉红蜘蛛,普通叶螨。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叶螨属。拉丁学名: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凭借风力、流水、昆虫、鸟兽、人畜、各种农具和花卉苗木携带传播。
这种叶螨的雌成螨:体长0.42~0.59mm,椭圆形,体背有刚毛26根,排成6横排。生长季节为白色、黄白色,体背两侧各具1块黑色长斑,取食后呈浓绿、褐绿色;当密度大,或种群迁移前体色变为橙黄色。在生长季节绝无红色个体出现。滞育型体呈淡红色,体侧无斑。与朱砂叶螨的最大区别为在生长季节无红色个体,其他均相同。雄成螨:体长0.26mm,近卵圆形,前端近圆形,腹末较尖,多呈绿色。与朱砂叶螨难以区分。卵:球形,长0.13mm,光滑,初产为乳白色,渐变橙黄色,将孵化时现出红色眼点。幼螨:初孵时近圆形,体长0.15mm,白色,取食后变暗绿色,眼红色,足3对。若螨:前若螨体长0.21mm,近卵圆形,足4对,色变深,体背出现色斑。后若螨体长0.36mm,与成螨相似。这种害虫的寄主植物范围很广:除为害多种蔬菜外,还危害大豆、花生、玉米、高粱、苹果、梨、桃、杏、李、樱桃、葡萄、棉、豆等多种作物和近百种杂草。
二斑叶螨主要寄生在叶片的背面取食,刺穿细胞,吸取汁液,受害叶片先从近叶柄的主脉两侧出现苍白色斑点,随着危害的加重,可使叶片变成灰白色及至暗褐色,抑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严重者叶片焦枯以至提早脱落。取食中的二斑叶螨每隔30min把相当于身体25%的水分通过后肠以尿的形式排出。另外,该螨还释放毒素或生长调节物质,引起植物生长失衡,以致有些幼嫩叶呈现凹凸不平的受害状,大发生时树叶、杂草、农作物叶片会呈现出一片焦枯。二宽叶螨有很强的吐丝结网集合栖息特性,有时结网可将全叶覆盖起来,并罗织到叶柄,甚至细丝还可在树株间搭接,螨顺丝爬行扩散。
据介绍,在我国北方12~15代。在北方以受精的雌成虫在土缝、枯枝落叶下或小旋花、夏至草等宿根性杂草的根际等处吐丝结网潜伏越冬。在树木上则在树皮下、裂缝中或在根颈处的土中越冬。当3月候平均温度达10℃左右时,越冬雌虫开始出蛰活动并产卵。越冬雌虫出蛰后多集中在早春寄主如小旋花、葎草、菊科、十字花科等杂草和草莓上为害,第一代卵也多产这些杂草上,卵期10余天。成虫开始产卵至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需20~30天,以后世代重叠。(现在看,其实冬季的保护地蔬菜,也应当是十分重要的越冬场所)。
二斑叶螨营两性生殖,受精卵发育为雌虫,不受精卵发育为雄虫。每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春交会上最大亮点仍是价榷战.doc
- 春光易逝赏花需及时邂逅6大赏花胜地.doc
- 春到前最后疯狂! 5大特色冰雪旅游地.doc
- 春夏大卖产品之必备元素.doc
- 春夏郊游酒做伴精选四款野餐酒.doc
- 春季抗过敏 还原健康肌.doc
- 春季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doc
- 春播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doc
- 春秋晋国赵氏家族管理策略对现代家族式企业管理启示.doc
- 春装关键流行点解析及趋势预测.doc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