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1).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通 讯 CUMCM Newsletter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竞赛组织委员会主办 创新意识 团队精神 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 目录 在 2003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前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的讲话…………………(1) 全国组委会主任、复旦大学李大潜院士的讲话……………………………(2)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教授的讲话…………………………(3)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张增顺总编的讲话…………………………………(4) 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万惠霖教授的讲话…………………………………(4) 优秀组织工作赛区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尚寿亭教授的讲话……………(5) 高教社杯获得者、厦门大学邹宇庭同学的发言……………………………(5) 2003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赛区负责人工作会议 暨颁奖仪式纪要…………………………………(6) 2004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7) 2004 年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题目………………………………(8)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 8 届年会的通知……………………(12、封三) 颁奖大会、工作会议部分图片(李琦、么焕民、谢金星等摄) ……… (封底)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讯》征稿启事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讯》主要面向全国各赛区组委会、参赛院校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教师和 学生。征稿内容为: 赛区组委会在组织报名、培训、竞赛巡视、评阅等方面的经验和具体作法; 参赛院校和指导教师在组织报名、培训等方面的经验和具体作法; 参赛学生的体会; 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教学改革中的典型事例; 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竞赛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社会各界对竞赛的理解; 国内外有关信息。 来稿请寄: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数学系郝秀荣,注明“数学建模竞赛通讯稿件”。 欢迎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jxie@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讯》2004 年第 1 期 (2004 年 2 月, 总第 14 期) 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邮编:100084) 电话/传真:(010 网址: 责任编辑:谢金星 * 在 2003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前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的讲话 今天很高兴来参加这个颁奖大会,虽然我已经是第四次(也可能是第五次)参加这样的大会了,可是 每次听到全国有这么多的学校、这么多的同学参加这项竞赛,这么多个队获奖,都感到非常的兴奋。我受 教育部委托,代表教育部,代表高等教育学会,向获奖的同学、特别是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的厦门大 学和沈阳工程学院的同学,以及获奖的赛区表示衷心的祝贺;向组织竞赛的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以及承办 这次发奖大会的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这项活动是在整整十年前,1993 年 10 月我去现场看望了参加竞赛的同学,那时这 项竞赛刚开始举办不久,我觉得同学们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接着我在教育部和其他同志商量,认为这项竞 赛十分有益,应当支持,于是从 1994 年起,由教育部高教司和现在李大潜院士任理事长的中国工业与应 用数学学会,共同组织了这项竞赛,每年一次。1993 年的竞赛有 100 所学校、400 多个队,而今年是 600 多所学校、5400 多个队,16000 多名同学参加。竞赛能健康地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有这么强的生命力, 说明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了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需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