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讲 苏轼
汉字与神智体诗作 汉字与神智体诗作 夜长横枕意心歪, 斜月三更门半开; 短命到(倒)今无口信, 肝肠(长)望断无人来。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南朝 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将月亮形象的描写和自己情感的表达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上片开头,因不满现实而问天,神往月亮上的生活,然后写他由神往天上生活转而留恋人间。 下片开头,因月圆人不圆而产生的怨月情绪 最后写因感悟到“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自古“难全”,对月亮不仅不再埋怨,反而采取同情与原谅的态度。 把人与月、古与今自然地融为一体,达到了人、月同其命运的境界。 北 宋 全 才—苏 轼 苏轼的生平 21-22岁,进士及第,名满天下。 欧阳修:“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22-33岁,先担任地方官,后入京做殿中丞,父亲去世后,为父守孝2年 33-42岁,因与变法派不和,出汴京,任地方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不和原因:儒家思想和地主阶级立场 43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47-48岁在汝州等地任地方官 《谢湖州上表》 “法令具存,虽勤何益?” “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只有蛰龙知” 《狱中寄子由二首》之一:“圣至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家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之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48-66岁,司马光旧党当权,苏轼先被召回,其后再次外放至惠州、琼州(今海南),遇赦归途中卒于常州。 一生: 一鸣惊人,名满天下 浮沉宦海,坎坷一生 青年时期:求学 中进士和任地方官 王安石变法:外任 乌台诗案:贬黄州 司马光上台:外任和流放 《与杨元素书》:“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致此烦言,盖始于此。然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 诗:以散文入诗,以议论入诗,开 一代诗风 书法: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画:湖州派画家,善画竹石 政治上:光明正大,直言极谏,为民办实事 苏轼前赤壁赋墨迹 苏轼的思想 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但随环境的改变又各有所侧重。 一般来说,他的思想早期以儒家为主,得志时以儒家为主,中晚期是儒家与佛老思想的参合,受到挫折时佛老思想往往又是他的精神支柱。 从思想体系来讲,他还是属于儒家系统的。 苏轼的诗 苏轼诗的内容 他的政治诗,讽喻诗,是“有为而作”,“庶几有补于国”。 《荔枝叹》“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 抒发个人情怀和歌咏自然景物的作品 。《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 论道说理。《和子由渑池怀旧》 《饮湖上初晴雨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诗的开头二句,意境开阔远大,情趣盎然,它概括地描写了初春的西湖,潋滟宜人的湖光和雨天的空濛山色。 诗的后面二句,诗并没有具体描绘西湖的湖光山色,而是另辟蹊径,别出机杼,用了一个新颖独特的比喻,由前者的实写转为后者虚写,进一步渲染西湖的美景。 联想丰富,舒展有序,比喻新颖,语意蕴藉委婉,令人回味无穷。 以西施比西湖之妙: 西施是越国美女,以越地之美女比喻越地之风光最能服人。 西施浓妆时艳如阳春桃花,淡抹时清秀如出水芙蓉,恰如西湖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风景都美妙无比。 世人都知道西施美,但是没人见过她的面容,所以这个比喻可以让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去想象西湖的神奇美丽。 诗人以西施的美比喻西湖的美,饱蕴着发人遐想的内容,给人无穷的余味。 《怀渑miǎn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