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与改革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与改革论文

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与改革 州委党校 田红 历史学硕士 摘要: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土地问题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作简要梳理,从中找出当前我国土地制度主要存在的弊端,并试图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流转 Summary: The chairman mao zedong once said : chinas question is about peasantry, the peasant problem is the proble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for sixty years, our land system has undergone many changes, but the problem still at large part affected ou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is my count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land system changes in the countryside for a brush, and finding the land main drawbacks of the system and tried to put forward some crude. key word:evolvement and reference of land value increment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uk land circulation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30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从土地私有化到人民公社,再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实现了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制度再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巨大转变。土地制度的变迁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9),恢复和拓展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确立“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新型农村土地制度。 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举起了“包产到户”土地改革的旗帜,再次揭开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序幕——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成为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创立的。 1982至1986年,我国农村改革史上第一轮“五个一号文件”出台并实施,初步构建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土地制度框架。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2002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农村土地承包法》。2004年颁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和修改《农业法》,2005年颁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一系列法律法规公布实施,标志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新型土地制度正式确立。2004~2008年,我国农村改革史上第二轮“五个一号文件”出台和实施,土地征用制度、农村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推向前台。, 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使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具体表现为: (一)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 农民土地产权受到侵犯,导致土地承包流转不畅 我国现在多数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具体归属是模糊的,在现实农村经济活动中个体农民(农户) 作为农地所有权主体的地位是被排斥的,行使主体地位的往往是地方政府、社区集体组织、村委或村级小组甚至是地方家族势力等。而土地权益边界的模糊往往又成为各方主体争夺利益的借口。甚至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和县乡镇领导也认为农村土地是国家的,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农民作为弱势群体,没有力量实现自己的土地权利,这使得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管理者所有,其必然结果是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被虚化,进而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在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得不到保证是当前制约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农村土地管理混乱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可采取多种形式,但对各种土地流转形式却缺乏程序上的保障。另外,我国《物权法》第128条规定了转包、互换、转让三种具体的流转方式。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2条和第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