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最后的聚会(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铁生:最后的聚会 “米黄色的裤子,咖啡色的条绒夹克,戴着手套的双手就像插在口袋里。戴着棒球帽,脚下是永远不沾地的皮鞋。”这是史铁生延续多年的招牌打扮。在老朋友、老邻居王耀平眼里,这代表着“铁哥”的文学青年范儿。 这一次,史铁生仍穿着这一身,平躺在朝阳医院的临时手推板床上,呼吸渐渐微弱。下午,史铁生做完例行透析,回家后突发脑溢血。 晚上9点多,老朋友、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及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主任凌锋赶来,轻轻翻开史铁生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渐渐放大。凌锋感叹:“他的角膜真亮啊!” 史夫人陈希米签了停止治疗的同意书,还要签一沓器官捐献同意书。病了几十年的史铁生,想在死后切开腰椎,看看那里到底出过什么事。 陈希米问凌锋:“他这脊髓和大脑有研究价值吗?”凌锋说:“太有了。”还有那亮亮的角膜,凌锋问:“能捐吗?”陈希米忙点头:“可以,可以,完全可以。”史铁生讲过,把能用的器官都捐了。 天津红十字会的人赶来,他们负责协调整个华北地区的人体器官捐献。凌锋说,2010年,这么大的华北地区,只有5个人捐过,史铁生是第5个。 史铁生昏迷着,身子因脑溢血微微颤动。陈希米扶着他的头,像平常在家里时一样,淡淡地说:“没事了。”“你别动。”旁边懂医的人劝她:“别弄了,他没有意识了。”陈希米没听到一样,继续扶着他说话。 过了一会儿,她起身去旁边的病房办器官捐献手续。刚一走,史铁生全身挣扎,心电图立刻乱了。朋友何东赶紧去找陈希米,她回来一弄,好了。再去,史铁生又闹。最后只好把手续拿到病床旁边办,这下史铁生安安静静了。 “这事情,医学能解释吗?他俩之间,肯定有一个灵魂交流的世界。”何东说。 2010年12月31日3时46分,史铁生在武警总医院停止了心跳和呼吸,表情轻柔而安详,“像睡着了一样”。再有4天,他就60岁了。 所有的医护人员走向他,三鞠躬。 开始肝脏移植手术,肝脏被飞驰运往天津。 9个小时后,史铁生的肝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苏醒。 没有太阳的角落 史家这一辈的男性名字中都有一个“铁”字。因为史铁生的第一位堂兄出生时,有位粗通阴阳的亲戚算得这一年五行缺铁。 堂兄弟们都健康平安,只有史铁生终究还是缺铁,“每日口服针注”。他有点庆幸父母在“铁”后选择了“生”字,也许不经意,却“像是对我屡病不死的保佑”。 18岁时,史铁生从清华附中毕业,去陕北插队。这个家庭出身不红不黑的少年,看着大家都去,有些兴奋地以为这是一次盛大的旅游或探险。若干年后他说:“那是对个人选择的强制……是一次信仰的灾难。” 干了3个月农活后,他因腰腿疼痛回北京治疗。两个月后没诊断出大毛病,也不疼了,于是又去陕北。队里照顾他,给他安排了喂牛的活儿。 放牛不算重活,但耗时而辛苦。有时候,史铁生帮村民漆画箱子,换人家去帮他放牛,还能换一顿杂面吃。渐渐有人拿他画的箱子去集市上出售,队干部认为这助长了资本主义倾向,不让史铁生再画了。 1971年夏末,在一次放牛时遇到暴雨冰雹,史铁生再次病倒,高烧,腰腿一天比一天疼。同去插队的校友老李记得,此时的史铁生脾气火爆,远不像后来那样淡然,他跟医生大吼:“你不治好我,我拿菜刀劈了你!”30多年后,老李再回插队的地方,那医生已经不记得史铁生的长相,却还记得这句狠话。 史铁生又一次回到北京,自己一步一步走进友谊医院。一年多后,离开医院时,他的下肢彻底瘫痪,只能由爸爸用轮椅推着回家。此时,他21岁。 他整天用目光在病房的天花板上写两个字:一个是“瘤”,大夫说如果是肿瘤就比较好办;一个是“死”,他想,不是肿瘤就死了吧,也比坐轮椅好。有人劝他:要乐观些,你看生活多么美好。他心里说:玩儿去吧,病又没得在你身上,你有什么不乐观的? 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他会突然砸碎面前的玻璃,或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墙壁。他在地坛的老墙下,双手合十,祈求神明。古园寂静,神明不为所动。 老李记得,从发病到截瘫,史铁生自杀过3次,却因电灯短路而活了下来。 1974年,史铁生拿出当年画箱子的本事,在街道工厂找到一份临时工作——在木箱或鸭蛋上画仕女,有时候画山水,卖给外国人。没有公费医疗和劳保,他只能摇着轮椅拐进不为人知的小巷,和大爷大妈们一起挣些糊口钱,每月15元,一干就是7年。 纸笔碰撞开一条路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病隙碎笔》 2011年1月2日,熙攘的雍和宫大街上,一个小小的院门掩在一排香火店中。紧挨院门的一家小店门口,有人喊着:“姑娘,来算一卦,你一辈子都忘不了。”“小伙子,你别不信。”突然,那人脱下生意人的面孔,凑过来,成了街坊的样子,“你是来找史铁生的吧?看,他原来就住这间房。” 很多年前,轮椅上的史铁生就从这里摇出家门,摇过只容一人通过的大杂院窄道,去不远处的地坛。那时的地坛荒芜冷落,如同一片野地。史铁生说:“在人口密聚的

文档评论(0)

人間有味是清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