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UbD课程设计
第三階段:學習計畫 學習計畫要涵蓋哪些學習經驗和指導會使學生能夠達到所期待的結果? 從孩子的學習需求中看到我們的責任 給每一個孩子一個機會 ?成功的機會 把握每一個當下, 讓教學不只是一個job, 而是一個希望工程 * * 由上到下 轉換 由下到上 從顏色解釋: 由上而下:寒冷色系,代表科層體制,關係冰冷 由下而上:暖色系,代表彼此關係活絡 * * * 促進學習支持教學之策略 李美穗 思考、溝通與表達 Think Pair Share 30秒 1分 30~50秒 固守思維 由上到下 借腦創新 交互學習 學習思維的變革探究 合作 表達 修改自謝傳崇 孩童的文化發展會出現兩次: 第一是社會層次, 第二是個體層次。 文化發展先發生在個體間,然後才發生於個體內。 不但發生於孩童功能的發展,也發生於注意力、邏輯記憶或概念的獲得。 (Vygotosky, 1978, p.57) * 語言使用與社會互動在理解世界的教育活動中是重要的。 (Wertsch, 1991; Wells, 1999; Daniels, 2001) 學習是一種語言活動 學習是一種語言活動 社會互動可以促進個體的智識發展:許多教育研究結果也顯示,學生透過外顯的語言與協同活動,其學習成效勝過非語言的活動。 教室的重心在於學生,由學生討論、協商,進而建構知識,培養能力。 學習是一種語言活動 對於發言有信心的學生可以藉由互動過程聽到更多的觀點。 對於安靜的學生有機會回應甚至能提出想法,不再只是接受,更能相互挑戰想法。 以學生的互動為教學活動時,老師的角色變成了協同的一員,與學生一起進行以分享為目的的活動,教室轉變為更開放、有趣和參與的氛圍。 培養學生具備因應未來世界的能力 讓學生以知識、方法、態度為基礎,提升學生素養,幫助學生有能力面對日新月異並充滿判斷的生活挑戰。 使學生成為擁有能力進行批判與獨立思考,運用推理思考的習慣處理問題,並能終生學習,成為能面對全球化生活之未來公民,以創造個人與他人生活福祉。 學習共同體的哲思(左藤學) 公共性:學校教室應成為公共空間,教師應有打開教室大門雅量,使多元思考方式透過對話得到交流,構築培育學生的緊密關係。 民主主義:「與他人共生的生存方式」─教師間、師生間、生生間都要構築「相互聆聽」的關係。對話不只是獨白,唯有聆聽發生,溝通才產生。 卓越性:學校內的教育活動與學習活動都應追求卓越,在追求完美的同時,教育者與學習者都應謹慎思考,發展伸展跳躍的學習。養成追求卓越的習慣。 學習是…… 透過和事物的相遇與對話──構築世界 與他人的相遇與對話──構築同伴 與自己的相遇與對話──構築自我 思考啟動才是學習成立! 學習共同體中的課程 以往的課程是「教師要教什麼」。 學習共同體的課程是 ----「提供學習的經驗」。 課程是提供學習的軌跡,要創造學習的經驗,是在教室裡慢慢創造出來的。 上完課,課程設計才算完成。 學習活動設計與討論 李美穗 課程設計的轉變(1) 課程性質決定學習的品質、類型與方式,有什麼樣的課程,就有什麼樣的學習。 對話性學習,必以建設對話性課程為基礎 跳脫原有的「課本架構」—轉化課程與教材。 課程設計的結果不只是知識的學習,更是能力的培養。 課程設計的轉變(2) 過去的課程設計─階梯型 目標→達成→評價 具體設定教學內容的目標,有效地將達到此一目標的活動組織到教學過程中,並用考試評價達到目標的程度。 現在的課程設計─登山型 探究?合作?表達 設定做為教學內容核心的主題,學生以多元方式展開活動的、協同的、探究的學習,並能相互表現和共享學習的成果。 創造課程 學習經驗的「設計」 創造學習經驗的「教室實踐」 對於學習經驗進行「反思與評價」 創造課程的中心課題 以學生的認知興趣和需要為基礎的單元主題 主題探究的素材或資料 促進學生探究和交流(互動)活動的學習環境 學習發展性的預見(Jump的可能) * 學習經驗的設計 將學生與對象物、其他學生和自我的接觸與對話作為單元並加以組織。 將活動的、協同的與反思的學習作為單元並加以組織。 UbD 實施原則 一、利用大概念引導學習者積極學習 二、協助學習者聚焦於持續理解(Enduring understanding)的六大面向 三、三階段的逆向設計(Backward design) 四、將學習歷程成果集結成「相簿」, 而非「快照」 五、利用UbD打造學習型社群(組織) 新的思維─逆向設計 第一階段:預期學習結果 第二階段:蒐集評量證據 第三階段:安排學習計畫 UbD的設計理念: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 理解才能產生有意義的推論 理解才能產生學習遷移 * 利用大概念引導學習者積極學習 大概念(Big ideas)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