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细菌共生研究体内有益菌的科学家开始思考:人体的功能到底由谁
與細菌共生
研究體內有益菌的科學家開始思考:人體的功能到底由誰當家作主?是由人類自
己,還是與人類共生的微生物?
撰文╱阿克曼(Jennifer Ackerman )翻譯╱涂可欣
重點提要
■人體內的細菌細胞數是人類細胞的10 倍,然而研究人員直到最近,才開始了
解微生物對健康的助益。
■有些細菌會製造人體無法合成的有益化合物,有些細菌則能訓練身體對外來威
脅不要過度反應。
■電腦和基因定序技術的進步,讓研究人員可詳列出構成微生物群系的所有細菌
基因。
■可惜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和其他因素破壞了人體內有益的微生物,可能因而導
致自體免疫疾病和肥胖症的增加。
生物學家曾以為人類是獨立的生理島嶼,可以完全靠自己調節內部運作:我們的
身體會製造所有必需的酵素來分解食物,吸收其中的養份來供應和修護組織及器
官;各組織送出的信號宣告了身體的狀態,例如飢餓或飽足;免疫系統的特化細
胞會自我學習如何辨識並攻擊危險的致病微生物,卻不會騷擾身體健康的組織。
然而過去10 年來,研究人員證明人體並不全然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孤島,更像是
一個複雜的生態系或一個社群網絡:我們的皮膚、生殖器、口腔、尤其是腸胃道
等處,居住著數兆個細菌和其他微生物。事實上,人體內絕大多數的細胞竟然不
是人類細胞,細菌細胞的數目是人類細胞的 10 倍;此外,由各種微生物和它們
的基因構成的微生物群系(microbiome ),並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反而協助了
從消化、生長到自我防衛等基本生理機制。
這就是所謂的人類「自治」!
生物學家已詳細檢定了人體內最常見的微生物種類,最近他們開始調查這些居民
的特定效應,也因而對人體的運作和一些現代疾病(像是肥胖和自體免疫疾病)
越來越普遍的原因有了新見解。
種類繁多的共生細菌
每當提到人體內的微生物時,人們通常想到的都是病原體。的確有很長一段時
間,研究人員專注於會造成危害的病菌,而忽略了那些有益菌的重要性。美國加
州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瑪茲曼尼恩(Sarkis K. Mazmanian )認為,這是因為我們
以扭曲的觀點看世界,他說:「我們的自戀使我們的思想受到局限,我們相信自
己擁有維護健康所需的一切功能,但不能只因為微生物是外來的、只因為我們終
生都可獲得,就認為它們不是我們重要的一部份。」
事實上,所有人在生命非常初期時即擁有一個微生物群系,即使出生時一無所
有,每個人都會從周圍環境中獲得自己的共生社群。由於子宮通常不含細菌,胎
兒一開始是無菌的個體,在通過產道時獲得了一些來自母親的共生細菌,這些細
菌開始繁殖;之後在哺乳以及驕傲的父母、祖父母和親朋好友照護的過程中,再
加上日常接觸床單、毛毯、甚至寵物,都讓嬰兒的微生物方舟迅速擴充。到了嬰
兒時期末期,我們體內已形成了一個地球上最複雜的微生物生態系。
過去五年來,科學家努力描繪出這個生態系的特性。這是一項異常艱難的工作,
舉例來說,許多已演化得能夠適應腸道擁擠又缺氧環境的細菌物種,難以在寂寞
寬闊的培養皿中進行培養。幸好研究人員找到避開這問題的方法:他們研究細菌
的遺傳指令(DNA 和RNA ),而不是整個細胞。由於DNA 和RNA 可在正常含
氧的實驗室環境下操作,科學家只需從體內取出微生物樣本、萃取其遺傳物質,
然後分析結果即可。
每種共生細菌都有它特有的標記:在細菌細胞負責製造蛋白質的核糖體內有一種
16S 核糖體RNA ,其對應基因在各菌種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定出這個基因的
序列,科學家就能編列出體內微生物群系的完整目錄,得知我們體內有哪些微生
物物種,並比較不同人之間的確切物種組合。
科學家的下一步是分析微生物社群的其他基因,來判定哪些基因在人體內活化,
又執行了哪些功能;這又是一件不容易的差事,因為菌種繁多,而且基因在萃取
過程中全都混合在一起了。雖然判定某特定細菌基因是否在人體內活化(或表現)
的方法很直接,但要找出這特定基因屬於哪個物種,卻又是另一回事。幸好,過
去 10 年來電腦功能越來越強大,基因定序也非常快速,讓過去不可能完成的分
類和分析任務,變成只是較為複雜的工作。
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兩組科學家利用這些新技術,詳列出人體內的細菌基因。2010
年初,歐洲團隊發表了微生物基因普查報告:在人體的消化系統內,有 1000 多
個菌種的330 萬個基因,大約是人類基因組2 萬~2 萬5000 個基因的 150 倍。
研究人類微生物群系的特性,帶來了許多意外的發現:沒有任何人的微生物組合
是一模一樣的,即使同卵雙胞胎也不同。這個發現或許有助於解答人類基因組計
畫呈現的謎題:該研究證實全世界所有人的DNA99.9%是相同的,我們的命運、
健康、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磺基甜菜碱与烯烃磺酸盐复配体系的溶液特性-中国石油大学学报.PDF
- 一种低功耗低偏斜的无缓冲谐振时钟分布网络设计-计算机工程与科学.PDF
- 一种函数优化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Read.DOC
- 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力学行为力学学报.PDF
- 一种单片机控制的差错编译码系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PDF
- 一种可调谐的单微环三耦合点的S01微环滤波器-易迪拓培训.PDF
- 一种基于LCC算法的新型RS码译码器-北京理工大学.PDF
- 一种基于IIR滤波器的时域单频干扰抑制算法及实现-电子器件.PDF
- 一次锢囚状MCC及其涡旋结构的分析-天气预报.PDF
- 公元1831年安徽凤台地震宏观震中考察-地震学报.PDF
-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高考仿真卷数学试卷含解析(1).doc
- 2 腊八粥(课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pptx
- 柳州市柳江中学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河北省任丘一中高三一诊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朝阳陈经纶中学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山东师大附属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苏州高新区一中高考数学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