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云南省姚安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
浅论云南省姚安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一、姚安县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姚安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国土面积1803平方公里,姚安坝子面积119平方公里,县城栋川镇海拔1870米,全县辖5镇4乡(栋川镇、光禄镇、前场镇、弥兴镇、太平镇、适中乡、左门乡、官屯乡、大河口乡),77个村(居)委会,120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回等23个民族,总人口20.79万人。姚安古为滇国地,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置弄栋县,历时819年,直至唐武德四年设姚州都督府及南中统部,节制今川南、黔西、滇东南和滇西部分领地;南诏时,置弄栋节度;宋大理段氏改统矢府;元置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明设姚安军民府;清时罢府为州,属楚雄府管辖;民国改姚州为县。史称“六诏之清时罢府为州,属楚雄府管辖;民国改姚州为县。史称“六诏之中分,三川之门户,南中之锁钥”。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生存发展的文化基因,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姚安历史悠久,是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境内文物古迹众多、馆藏文物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寺,有德丰寺、李贽桥、文峰塔、文昌宫等省、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珍贵文物达600余件,位居全州第一、全省第三。到2009年底全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7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项。龙华寺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安历史文化名人荟萃,唐代李善、骆宾王、程本立、明代李贽、徐霞客、杨慎、钱谦益、李元阳等均有诗文留存;姚安籍文人陶埏、陶珙兄弟,则有诗集传世;清代高裔映博学多才,著书八十余部甘氏一门著述甚丰、流传于世:清代姚安军民府知府纪容舒,史称“姚安公”,其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姚安多有美谈;民国赵鹤清、由人龙、由云龙均有诗作刊印于世,赵鹤清画集《滇南名胜图》饮誉海内外,演绎了“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候”的政治文明传奇和“一门出五举,三步两道台”的佳话。
光禄古镇成功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县13项重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被州政府公布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2006年5月我县的花灯、梅葛和马游坪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彝族梅葛、姚安花灯、姚安坝子腔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扩展名录。“梅葛文化”商标注册成功。
二、对姚安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近年来,姚安县委、政府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提出“文化荣县”战略,确立了建设“文化姚安”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对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承保护、挖掘整合,对龙华寺、德丰寺、李贽桥等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了保护修缮。但是,由于自然力的侵蚀和人为的损坏,大量的历史古建筑年久失修,有的已经破败不堪。如不采取措施加以修缮和保护,不少古建筑将湮没于城市,消失在乡间。为了切实加强对我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保护措施:
1.1 增强协渊,明确职责。
积极建立以县委政府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摸清家底,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如园林、环卫、旅游、街道、城管等)积极开展保护工作。将保护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由单位再落实到个人,建立层层问责制。
1.2 加强宣传,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标语、传单、文艺等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地向社会深入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等知识。通过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监督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3 保护利修复古建筑。
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在保证对古建筑整体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对其底座进行加固,对其外表进行美化处理,修补破损之处。另外,由政府主导全面改造新建的光禄古镇,积极吸引商家参与投资,以古建筑为中心,修建商业街,店铺的外形均统一采用古典风格。修建的时候需要政府人员到场监管,防止对其传统风貌的破坏,尽量减少城镇建设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4 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执法力度。
尽快制定和完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点等历史文化遗产专项保护的规划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提供法律保证和技术保障。只有将其纳入县城总体规划或乡镇总体规划,才能做到有规可循,依法保护。
1.5 积极争取项目,筹集资金,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物质保障。
要多渠道筹集修缮、保护经费,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学习单元1-5新车交付检查.pptx VIP
-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与检修.pptx VIP
- CNG及LNG加气站风险管控资料.docx VIP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 .docx VIP
- 显示器色彩分析仪CA-410测头+PC软体CA-S40-KonicaMinolta.pdf VIP
- LNG加气站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docx VIP
- 品質異常反饋與處理實戰.pptx VIP
- 品質異常處理流程.ppt VIP
-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pptx VIP
- 2025-2030年药膳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