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趋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浅谈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旋律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南昌市旅游业乘着“中国乡村游”的春风,凭借自己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狩猎、漂流、探险、“农家乐”等特种旅游产品。同时,各县区也将积极结合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推出“生态乡村游”、“人文乡村游”、“红色乡村游”等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一、南昌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条件分析 1.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南昌拥有丰富的乡村资源,新建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小道、有“江南第一豪宅”之称的汪山土库,道教净明派发祥地的西山万寿宫、全国最大的鹭鸟栖息地象山森林公园、“江南第一沙漠”之誉的厚田沙漠、进贤鄱阳湖螃蟹养殖基地、李渡镇乡村游景区、军山湖旅游景区、安义千年古村群、赤家垅花果山、熊式辉故里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还有很多如:南昌县黄马白虎岭风景区、冈上镇教授村及桃花源生态农庄、三江镇后万古村、安义县圣水堂森林公园等等。除此之外,南昌各大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也举不胜数。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南昌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优越的生态环境。千百年来,在依山、滨江、临湖的南昌,山、水、城相依相融。城外青山积翠,城内湖泊点缀,鄱湖北枕而依,赣江奔腾不息,空气、水质优良,南昌如同天之骄子享有着这份得天独厚的生态大优势。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南昌于2006年启动了绿色生态南昌建设暨六大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抓好“工业园区未经处理污水零排放”、“赣江、抚河南昌段干流污染防治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污水零排放”、“城市中心区有毒有害气体零排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淘汰燃煤锅炉(窑炉)”和“尾矿库整治”六大专项行动,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南昌建设。2007年南昌市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为348天,全年优良率为95.34%,已连续四年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1位。 3.交通条件改善。近年来,随着南昌市“两篇文章”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与交流的步伐加快,旅游业的人气指数迅速提升,各项旅游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水陆空”四通八达。南昌历来是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2004年,南昌至安义、南昌至进贤一级公路相继竣工,南昌市内“半小时经济圈”成型。在出城通道的建设上,推进6条对外道路建设,完成国道、省道改造77公里,基本建成市至县半小时经济圈公路网络,实现了“10分钟到主干道、20分钟到外环线”的目标。生米大桥、城市高速外环、昌东大道、昌湾大道等路桥的建设和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通往国内各主要城市及香港地区和新加坡40多条航线的开通,全力构造了城市快速交通网。 4.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策应国家旅游局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主题活动,响应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号召,由南昌市人民政府主办了乡村游系列活动,2006年4月11日在南昌市安义县安义古村群景区广场隆重举行了“2006中国南昌”。此次的乡村旅游年启动仪式是乡村游系列活动的开始,后续活动还有《活力南昌》旅游风光摄影大赛、南昌乡村风情旅游展、最具开发潜力乡村游景区(点)评选、旅行社最有创意的乡村游线路评选、旅游大篷车宣传推介,准许旅行社在县区设立门市部等活动。 二、南昌市乡村旅游的问题分析 1.南昌市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缺乏特色。南昌市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大致有四种:(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即以村落民居建筑为凭借和吸引物,开发旅游项目。(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凭借和吸引物,充分展现农耕文化、乡土特色、民俗风情。(3)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将农村生态和农事风情、旅游与休闲相结合,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4)乡村旅游风景区。这些风景区凭借乡村清新的空气,原始的生态环境,进行开发,为长期居住在喧闹、嘈杂、拥挤、污染严重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放松场所。以上这些模式看起来是多种多样,但是因为千篇一律,和其他地方容易雷同,这样对于扩大客源的区域范围是不利的,自然对南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瓶颈”。 2.南昌乡村旅游层次较低。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将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农业旅游,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农家乐”;第二是农村旅游,主要是充分挖掘农村现有的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第三是农民旅游,也就是说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旅游意识让农民以家为单位发展旅游。南昌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局限于低层次的“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为主,对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