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合并胆囊内结石及腹腔内畸胎瘤1例报告.docVIP

肝包虫合并胆囊内结石及腹腔内畸胎瘤1例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包虫合并胆囊内结石及腹腔内畸胎瘤1例报告

肝包虫合并胆囊内结石及腹腔内畸胎瘤1例报告关键词 肝包虫 合并症 胆囊内结石 畸胎瘤/手术治疗 今年收治肝包虫合并胆囊内结石及腹腔内畸胎瘤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46岁,因持续性右上腹胀痛不适1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因劳累后出现右上腹胀痛,呈持续性,可耐受,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黄疸及乏力,睡眠及饮食可,二便调。自服止痛药后腹痛缓解,未就诊。于入院前1周,患者右上腹胀痛再次复现,呈阵发性加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未行处理。为求进一步诊治,故来我院,经门诊以“肝包虫,胆囊结石”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无急慢性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疫水疫区涉足史,无药物食物及其他物品过敏史。入院体查:T 36.7℃,P 76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由家人扶入病室,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上腹压痛阳性,墨菲氏征阳性,全腹未触及包块,肝区叩击痛阳性,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查血常规:WBC 4.52×109/L,HGB 138g/L,RBC 4.31×109/L,PLT 249×109/L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血糖、电解质均无异常。腹部B超示[1]:①肝右后叶液性占位,多考虑肝包虫;②胆囊肿大积液,胆囊内结石,胆囊炎。腹部CT示:①肝包虫;②胆囊炎并结石;③右侧腹腔内肿块。Casoni试验阳性[1]。初步诊断:①肝包虫;②胆囊炎并结石;③腹腔内肿块(畸胎瘤);故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胆囊切除,腹腔内畸胎瘤切除术,术中见肝右叶6、7段表面可见11.0cm×10.0cm大小灰白色隆起的圆形肿物,质韧。胆囊约8.0cm×5.0cm×5.0cm大小,囊内可触及大小不等小结石数枚,在右肾上极的网膜内可触及一4.0cm×4.0cm大小类圆形肿物,故分别予以常规切除胆囊,肝包虫内囊摘除,右侧腹腔肿物切除术。切除后行肿物切开,见其内有少量毛发及胎脂,呈灰黑色物,后经病理检验回示:畸胎瘤。术后给以抗炎,止血,对症等密切观察治疗。4天后拔除囊腔内引流管,8天后拆线,切开一期愈合,患者恢复良好而出院继续休息治疗。出院诊断:①肝包虫;②胆囊炎伴胆囊结石;③腹腔内畸胎瘤;出院随诊至今患者无异常不适。 讨 论 肝包囊虫病是在畜牧业为主地区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在我国以西北部较为多见。人肝包囊虫病的患病率达0.5%~5%,感染率达3.1%~31.5%[2]。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确诊后需手术治疗[3]。本例为肝包虫合并胆囊内结石患者[4],入院后经查合并有腹腔内畸胎瘤。在普外科胆囊切除术及腹腔内畸胎瘤手术为常规手术。对于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的操作机会不多。肝包虫内囊穿刺摘除,操作不仅简便,便于开展,又可避免完整摘除内囊致内囊破裂污染腹腔的可能。笔者在囊肿穿刺前用10%的高渗盐水纱垫严密包绕囊肿周围,防止囊液外渗。囊腔内注射5%甲醛约10分钟杀灭头节及子囊,同时固定囊壁生发层。外囊空腔缝闭不完全时囊腔内放置引流管。须注意的是甲醛使用时间过长或浓度过高,可能致外囊壁蚀穿,从而引起壁外血管或肝管损伤,造成胆漏[5]。术中关键是预防囊液外溢造成腹腔污染包囊虫再发及过敏性休克。故手术中严格遵守无瘤原则,备双吸引器,并反复用高渗盐水冲洗病灶及周围。优对于合并胆囊内结石及腹腔内畸胎瘤,以及其他腹腔疾病行手术治疗时更应注意术中操作,防止腹腔污染包囊虫再发。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等.主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37. 2 许隆祺.我国西部地区重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对防治工作的思考.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15(1):1-3. 3 彭心宇.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新观点.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11):651. 4 唐增杰,朱炳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漏诊胃溃疡穿孔1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2. 5 沈魁等,主编.实用普通外科手术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468-470.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