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茄子绵疫病重发原因及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茄子绵疫病重发原因及防治

茄子绵疫病重发原因及防治绵疫病是茄子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些年来发病率一般在30%-40%左右,严重的达90%以上,给菜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蔬菜基地的调查,对其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重发原因。 1、气候因素。在每年的5-7月期间,如果雨日在65天以上,温度在28-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雨后暴晴天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十分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育及传播、蔓延,是造成该病大发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2、连作情况。在蔬菜种植后,因耕地少及重茬连作情况多等原因,菜农有习惯连作的种植法,在没有做好菜地消毒处理的情况下,积累了大量的菌源,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3、栽培条件。在保护地栽培时,大中小棚栽培茄子的增多,实行设施栽培因日夜温差大,结露多,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发病条件,如不及时揭膜通风,十分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危害。另外,大田栽培时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在土质粘重、地势低洼处最易发病。4、田园菌源。在种植茄子地区,多数菜农没有把病果摘下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的习惯,而是留在田边或渠道边,在灌溉或打药时,就地从渠道沟内取水灌溉、喷药,病菌混入水中造成人为传播和蔓延。 发病症状。茄子绵疫病俗称烂茄子,主要危害果实,使果实腐烂脱落,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苗期被害,胚茎基部呈水渍状,发展快,出现猝倒引起幼苗枯死;叶片受害,形成不规则或近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有明显轮纹,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斑扩展迅速,产生稀疏白霉;茎部感病时,形成水渍状暗绿色或紫褐色稍凹陷病斑,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植株易折断干枯;成熟期受害,一般多在接近地面的果实上先发病。病初,产生圆形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大,且稍凹陷,果实内部变黑腐烂。在天气潮湿时病部会长出茂密的白色绵毛,茄果易脱落。 发病规律。茄子绵疫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下年经风吹、雨水溅到靠近地面的果实和叶片上,卵孢子即萌发侵入寄主,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借风雨、农事活动等进行传播蔓延。一般在4月左右病情发展慢,5月中下旬进入发病急增期,6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继而出现大量死株和烂果现象。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茄子品种对绵疫病抗病性有很大差异,一般圆茄类型的品种比长茄类型品种较抗病,如四川墨茄、闽茄1号、绿丰2号、丰研1号等较抗病。抗病的原因是圆滑的果面,使水珠、水雾不易留存,在无水雾、水滴情况下,即使有孢子囊存在,也不具备萌发的条件。另外厚皮品种比薄皮品种较抗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较抗病。2、实行轮作。与非茄科如豆科、葫芦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3、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田间病株、病果,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浇灌及喷药时使用清洁水源,播种前用生石灰对菜地土壤进行全面消毒处理。4、加强栽培管理。对设施栽培地,及时揭膜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露地栽培的,要开好排水沟,做到雨停无积水,最好采用高垄栽培。适时整枝,打去下部老叶,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基肥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做到适时施用。5、药剂防治。一是种子消毒。用福尔马林液浸种15分钟,用清水洗净后播种。二是茄子定植前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苗床,带药定植。缓苗后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保护。三是幼苗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保护,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四是发病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三乙磷酸铝600倍液灌根,每隔10天左右灌1次。五是发病初期喷药,常用的药剂有72%可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400-500倍液,20%杜邦克露600-800倍液。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每次用药宜采用不同种类药剂,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曹涤环)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