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2的设计经验经典流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DR2的设计经验经典流程

DDR2的设计经验经典流程-1 发布时间: 2012--23 21:28:34 来源: EDA中国 DDR2的设计经验经典流程 EDA中国 撰写 一、 获取设计要求参数 1、DDR信号: 主要分为以下5类:   1Data线(0-63) 2Address线(0-13) 3Command线 4Control线 5CLK线 (0-3) 6电源线 2.获得电气参数要求(如:阻抗要求) DDR_DQS 100欧 DDR_CLK 100欧 DDR_command 60欧 DDR_Control 60欧 DDR -_Data 60欧 二、确定叠构 1.从PCB加工商了解板材以及相关参数, 2. 通过设计经验结合仿真工具确定最佳叠构。 确定如下叠层结构: 根据数据传输特性和DATASHEET要求将DDR线分成 1) DDR_command (BUS): a) M_a_a0….. M_a_a13 b) M_a_bs0….M_a_bs2 c) M_a_Cas# d) M_a_Ras# e) M_a_We# 2) DDR_Control (BUS): a) M_cke0,M_cke1, b) M_cs#0,M_cs#1, c) M_odt0,M_odt1 3) DDR_DATA (8 X BUS): ① DDR_D0 a) M_A_DQ0…M_A_DQ7 b) M_A_Dm0 c) M_A_DQs0, M_A_DQs#0 ② DDR_D1 -------- ⑧ DDR_D7 a) M_A_DQ56…M_A_DQ63 b) M_A_Dm7 c) M_A_DQs7, M_A_DQs#7 4) DDR_CLK (DVI): ① DDR_CLK0 a) M_CLK_Ddr#0 b) M_CLK_Ddr0 ② DDR_CLK1 a) M_CLK_Ddr#1 b) M_CLK_Ddr1 将BUS和差分对分类信息输入Constraint Manager,同时参考叠构结合仿真工具和设计经验将(线宽,间距,拓扑结构等)规则参数输入Constraint Manager 三、 布局 Constraint Manager驱动布局。 主要元件定位: 考虑:1. 从机构角度讲,一般DDR连接器的位置是机构外型决定,CPU的位置是由NET关系和DDR信号的要求物理参数决定,用测量工具测量大致定位, 2.考虑到一些长度控制约束和时序匹配问题,建议将元件中心距控制在最短限长线的2/3左右,可以结合ConstraintManager和DRC功能来近一步确认。 3.连接长度限制线,当走线不在Constraint允许范围内,软件会显示DRC,ConstraintManager也会显示其超出值,为布局调整提供依据。 当走线在Constraint允许范围内,Constraint Manager也会显示需要后续饶线长度,为饶线空间提供参考依据。 周边电路布局: BGA区域3mm内不能放器件,一般为4mm,便于BGA的贴装, DDR部分布局 考虑:DXF、DFM、电气特性和电源分配,做出以下布局: 四、布线 整体网络分布: 无法区分1Data线(0-63) Address线(0-13) Command线,Control线,CLK线 (0-3)等信号线 网络信息区分整理: 通过“colordialog” 不同组的BUS赋予不同的颜色,从而更加直接不同BUS的分布状况。 区分显示: 用NET显示工具将不同BUS和NET区分开,清晰显示便于走线规划, BUS拓扑设计: 考虑:网络的密度和产品整体成本和电气特性以及EMI和EMC问题,结合PCB建议叠构对整个产品做出如下分配。 通过GRE planer, 灵活规划不同BUS的叠层和BUS之间的相对位置,近一步衡量EMI 和EMC问题. 综合各种问题,对DDR的各组BUS做出如下图规划。DDR的所有信号网络都做微带线处理,分布于3 和4层。如下图; 布线及线处理: 考虑问题如下: 1) Ddr_clk和DQS差分处理, a) 线宽 b) 间距(差分对内间距, 对与对之间间距, 差分对与其他线的间距) c) 等长(差分对内等长, 对与对之间等长) 2) Data BUS线处理 a) 线宽 b) 间距(BUS内间距, BUS之间间距, BUS与其他线的间距) c) 等长(BUS内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