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华北构造专题验收(中国地质大学)丁文龙
                                合肥-大别-张八岭盆山体系的耦合分析  大量地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及钻井资料表明,合肥-大别-张八岭盆山体系经历了印支期、侏罗纪、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晚期-早第三纪以及晚第三纪以来等6期不同特点及表现形式的盆山耦合过程。  1).中晚三叠纪(印支期)盆地基底的同造山构造演化 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大致于中晚三叠世沿秦岭-大别山-张八岭-苏鲁造山带由东向西“剪刀式”全面碰撞拼接,形成了大别造山带的雏形,其主缝合带大致位于五河-水吼断裂带。 中晚三叠世的A型俯冲实际上是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北大别岛弧与华北陆块沿六安断裂带发生弧-陆碰撞拼贴俯冲的继续。当时处于同碰撞造山范围内的合肥坳陷,因此而缺失了三叠系沉积。 根据用地震解释结果所做的合肥坳陷平衡剖面,该时期地壳缩短量至少在100Km以上。此时,扬子板块沿五河-水吼断裂带向北俯冲到地表以下100余千米的上地幔深处,并形成了高温高压榴辉岩。张八岭造山带形成。  扬子陆块在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开始向华北陆块下俯冲,至晚三叠世(230~218Ma)进入峰期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到了早侏罗世(200~190Ma),俯冲板块于170~200Km深度上断离,导致陆壳俯冲终止。 扬子古俯冲板块的折沉作用,造成了大别地壳“山根”与上地幔物质之间的密度差异,并由此而引发了强烈的浮力底辟造山作用。其结果必然造成大别山的强烈隆升剥蚀,为合肥坳陷提供大量沉积物源。业已证实,合肥坳陷的巨厚侏罗系沉积物,主要就来源于大别山。 从早侏罗世开始,伴随大别山广泛的逆冲和楔冲抬升,合肥坳陷南缘和东南缘急剧拗陷下沉,自南向北依次发育山麓洪积扇相、河流相、河沼相、湖沼相,沉降中心位于舒城凹陷,向北向西逐渐减薄尖灭(图)。 到了中侏罗世,合肥坳陷全面坳陷并向四周扩展,形成统一的巨型湖相盆地。由于北淮阳进入主体隆升期,盆地南缘的山前带发育了厚度巨大的类磨拉石建造,沉降中心从盆地南缘向东缘扩展。在沉降中心的后侧形成的走向NEE-NE-SN的大型半月形前缘隆起(图),表明张八岭造山带的碰撞挤压强度显著增大(郯庐断裂的左旋挤压走滑强化),前陆的挠曲作用进一步加强,两个造山带的联合作用开始凸现出来。  从晚侏罗世开始,大别造山带碰撞造山作用加强。在大别山北麓上侏罗统凤凰台组及毛坦厂组砾岩中,发现了印支期形成于上地幔深处的榴辉岩砾石,说明到了晚侏罗世,大别山已经遭受了非常强烈的隆升剥蚀作用。 这期间北淮阳断裂褶皱带内的信阳-舒城断裂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在合肥坳陷南部的六安-确山断裂至晓天-磨子潭断裂之间强烈拗陷,形成长约200km,宽约40km的火山-沉积凹陷,堆积了巨厚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 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大别山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热隆伸展,造成大量中酸性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由于大别山核部此时的隆升幅度显著地超过北淮阳区,造成了北淮阳佛子岭群浅变质岩与北大别岛弧深变质杂岩之间发生基底拆离及向北滑覆。 滑覆体后缘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发生拉张及北倾滑覆形成了后缘拉张盆地——晓天盆地;前缘则形成滑覆冲断,主要冲断裂为金寨-舒城断裂带及六安断裂带。蜀山断裂等此时可能也发生了小规模冲断。 于是,在合肥侏罗纪类前陆盆地原型之上,迭加了一个新的滑覆冲断前陆盆地。由南向北可划分为舒城冲断前渊坳陷、中部六安冲断前陆隆起及北部肥东前缘坳陷等3个次级构造单元。各单元的沉降幅度都很小。 “双峰式”火山岩(上侏罗统上部及下白垩统下部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下白垩统中部响洪甸组以碱性玄武岩及碱性粗面岩为主)的形成,表明北淮阳构造带滑覆后缘的拉张裂陷,从晚侏罗世晚期就已经开始;而晓天盆地内下白垩统中上部晓天组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的形成,表明拉张裂陷作用于早白垩世中期达到了最大程度。 佛子岭群、石炭-二叠系(梅山群)及侏罗系等老地层,沿金寨-舒城断裂带冲断于上侏罗统三尖铺组乃至下白垩统之上,肥西防虎山地区见到元古界卢镇关群变质岩,以及中、下侏罗统沿六安断裂冲断于中上侏罗统之上等等,均应属于早白垩世滑覆前缘冲断的表现。 从早白垩世早期开始,合肥坳陷的沉降中心就位于坳陷东部,平行郯庐断裂带呈狭窄的长槽状。其北段与深湖相泥岩的分布范围一致(图1d),造成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重叠,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张八岭隆起;南段由于大别山快速隆升,碎屑供应十分丰富而被洪冲积相所占据,造成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严重分离。 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重叠通常标志着盆地的快速伸展裂陷,而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与郯庐断裂紧邻并平行展布,可能意味着该裂陷槽的形成与郯庐断裂的走滑伸展有关。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早白垩世中期并进一步加剧,证实关于郯庐断裂带在早白垩纪早期以右旋伸展走滑为主,中期以伸展裂陷为主的推断。 沿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发育的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和超糜棱岩、合肥坳陷东缘的黑石渡组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写话: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话能力提升(统编版).pptx VIP
 -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观.ppt VIP
 -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pptx VIP
 - 实践党创新理论“三个境界”.doc VIP
 - 企业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化工工艺安全管理规定.docx VIP
 - 数电模电完整版练习试题附答案.doc
 - 企业设备、建(构)筑物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指南.pdf VIP
 - 2020 电工装备供应商数据采集及接口规范第1部分通用部分.docx VIP
 - 《画出你的想象》教学设计4-10画出你的想象-二年级上册美术.docx VIP
 - 心理卫生 mental health.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