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中华左手反书第一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世界中华左手反书第一人

走向世界中华左手反书第一人2004年6月16日,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一位来自中国的青年书画家从该组织高级官员乔治“世界和平大使”的称号。 周森此行是受中国美术家协会之托与美国亚洲美术家协会商讨今年10月份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中华两百位美术家美术展事宜。此前,他曾代表中国书画届访问了十多个国家,他是在用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立志“把中国书法推向世界,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领悟中国书法”的人生目标。 其实,这位年轻的书画家早已因其独创的左手反书一枝独秀而在中国书画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得到了中国书画界的高度评价。 早在2000年1月12日,当年36岁的周森便在艺坛高手如云的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了其个人左手反书书法现场演示研讨会。中国当代书法界的泰斗、中国书法界名誉主席启功先生亲手为这位书法家题词:“书法独秀”。 2000年6月,他又在上海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刘大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新华社原社长穆青、上海市政协主席王力平等向他发来贺电。穆青社长为他书写了“周森书法艺术”书幅,赞扬他的左手反书已经成为一种大艺术,刘炳森副主席为他题词:“书艺独秀”。展览结束后,他将作品拍卖所得的6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了上海市福利机构。 关于周森书法之奇妙,河南省有位著名书法家是这样描述的:“在常人看来,一个人用左手写正体字已经不易,如用左手写反字,要写起来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实属难上加难。可周森却做到了,而且自成一体,成了汉字左手反书的第一位当代书法家。” “自古以来,中国书法界就无奇不有,有倒立着写书法的,有在显微镜下写书法的,有用口用脚写书法的┅┅”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启发他说。周森决心用左手写反字! 1964年,周森出生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安徽省金寨县,家乡的青山绿水在救出了他十足的灵气。9岁那年,有一次他在上语文课时,无意中翻到了作业本某页的背面,发现老师用笔蘸着红墨水写的批语透过纸张映成了反字,看上去挺好玩的,就是在这好玩之中,周森的灵感一下子爆发了。从此,一颗童心对汉字反写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琢磨如何拆字,如何反着书写。周森当时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9岁时所感到好玩继而练习、描摹反字的经历其实就是在研究中国汉字的反书,而且他的刻苦研究从此也奠定了他日后的人生之路。 1976年,刚刚年满12岁的周森在家人的指导下,开始用右手练起了毛笔字。寒来暑往,周而复始,到20岁时,对书法艺术有着执著追求的周森写毛笔字已是挥洒自如了。可是,有一个现实一直困扰着他:中国对书法有研究的有追求人可以用车载斗量,但是真正能突破自我、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能成名成家的人却是寥寥无几。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呢?怎样才能真正突破自我呢?正当他对自己的书法未来感到茫然时,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很荣幸的结识了我国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费老见他青春年少,对书法又如此的痴迷,觉得他是块搞书法的料,于是找来一张宣纸和毛笔,让周森写出自己的意之作。 当周森用毛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地写下一首古诗时,费老笑着对他说:“当大家的书法功底大同小异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时候,这时就看你如何去求新、求变、求异。自古以来,中国书法界就无奇不有,有倒立写书法的,有在显微镜下写书法的,有用口用脚写书法的,也有像我用左手写书法的等等,但他们和我写的毕竟都是正字,你的右手书写正字已经得心应手,如果再用左手写反字,也算一个创新吧!” 费老的一席话,给了周森莫大的鼓舞。经过再三考虑,他便产生了由右手写正字改为由左手写反字的想法。当费老得知他竟真打算将如此绝妙的创新付诸实施是,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连连称赞道:“还是后生可畏啊!”自那次认识周森后,费老便视他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可惜的是,一年之后,费老却溘然长逝,周森痛失一位难得的导师。 费老去世后,周森为了兑现曾经在他老人家面前许下的诺言,便开始刻苦练习左手反书,虽然他清楚这是一条望不到头的路,但他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管前面是崎岖坎坷,还是满路泥泞。 然而,周森哪里知道,理想与现实毕竟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中国的汉字多如牛毛,要用左手书写、要写成反字、要一气呵成,他的大脑里必须储存上万个字的写法,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潜心苦练。为了使自己能够随心所欲的将各种字体用左手写出来,他几乎翻阅了社会上现存的所有字、词典。为了练习用左手写反字,十几年来,他先后用于练习的草纸就有两吨之多,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共有200多支。 到1992年,他左手反书的书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右手正书,提笔就能成文,并且书法整体布局严谨讲究章法,似浑然天成。其意形已超出常人,达到“功深百炼苦,万字藏心中”的境界。就在这一年里,他有幸又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博览会上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