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z-2温度
温度控制 1 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热轧中的温度,主要是指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这些温度对金属在各机架中的变形抗力、轧制压力、成品的金相组织、晶粒度、机械性能以及带钢的表面状态等都有直接的影响。例如,1%的温度预报误差就有可能导致2%~5%的轧制压力预报误差。 连轧过程温度的变化 出炉温度:1180℃~1250 ℃ 粗轧出口处温度:1080℃~1100 ℃ 精轧入口处温度:1000℃~1050 ℃ 精轧出口处温度:830℃~870 ℃ 卷曲温度:600℃~650 ℃ 基本温度公式 热轧带钢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温降都需要利用传热学的基本公式:辐射、对流、传导,从热平衡出发来推导计算。 (2)轧制过程中的对流传热 (3)轧制过程中的传导传热 (b)轧件内部的热传导 温度梯度 温度在空间沿法线方向n 的变化速度为ΔT/Δn 导热微分方程 (4)轧制过程中的塑性变形热和摩擦热 10.5.2 热连轧过程中的温降方程 带钢在辊道上运送时的温降方程 带钢在高压水除鳞时的温降方程 机架间喷水或层流冷却时的温降方程 带钢在精轧机组中的温降方程 (1)带钢在辊道上运送时 的温降方程 带钢在辊道上运送时,高温带钢要向外辐射热量,从而产生辐射温降,同时带钢也与周围空气进行对流换热,产生对流热量损失。 在长距离辊道上运送时 温降方程为: (2)带钢在高压水除鳞时 的温降方程 采用牛顿公式进行对流传热时散失的热量ΔQ 计算: (3)带钢在低压喷水冷却时 的温降方程 所谓低压喷水冷却实质主要指带钢在精轧机组之后的层流冷却和机架间的喷水冷却。 虽然低压喷水冷却的工作压力较小,但是流量比较大,带钢是在层流水中通过,所以它也是强迫对流的一种形式。 由于喷水冷却一般是采用流量和水压都可以调节的装置,按式(10.57),则对流散热系数α为: 最终得: (4)带钢在精轧机组中 的温降方程 由于热交换形式的复杂性,容易出现误差积累,使后几个机架中的带钢温度偏差过大。 将1700mm七机架精轧机组分为八个区段 各个区段的温降公式: 带钢在连轧过程中 应遵守金属秒流量相等的原则 精轧机组出口处带钢的温度表达式为: K精值可用生产中实测的t F入和t F出值推算: 卷曲温度控制 通过层流冷却水段长度的动态调节,将不同情况(温度、厚度、速度)的带钢从比较高的终轧温度迅速冷却到所要求的卷曲温度,使带钢获得良好的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 卷曲温度的影响 卷曲温度一般应在600~650℃ 终轧温度的控制 带钢的材质 加热温度 板坯的厚度 运输时间 压下制度 速度制度 冷却水的压力、流量、温度 带钢头部终轧温度控制 以实测温度为依据控制终轧温度 带钢全长终轧温度的控制 带钢头尾进入精轧机组的时间差为: 精轧机组轧机加速度的控制 加热区控制功能结构图 粗热区控制功能结构图 精热区控制功能结构图 卷取区控制功能结构图 由于精轧机组入口测温仪至F1之间装有高压水除鳞装置,其α值要比机架间的低压喷水冷却时要大,因而应采用L1′作为第一段的当量距离,即L1′=βL1。 其中: K精=2α/cpγ (10.66) 因此,可将式(10.66)改写为: 按式(10.67),从i=1到i=8将其温度累加起来,便可以得到整个精轧机组的温降公式为: (10.67) (10.68) 带钢在精轧机组中的温降方程为: (10.70) (10.69) 精轧机组各架轧机处带钢温度: (10.72) (10.71) 过高的卷曲温度:力学性能变坏,并产生坚硬的氧化铁皮,使酸洗困难。 过低的卷曲温度:一方面卷曲困难,影响带卷的质量,另一方面影响轧材性能 公式(10.57) 温降方程 精轧机 粗轧机出口 和入口的温度 板坯所需 的轧制温度 精轧入口处温度为 按公式(10.68)得到用于控制温度的速度 为了消除带钢头尾终轧温度差,使带钢全长的终轧温度均匀,可采用轧机同步加速度的方法 升速轧制 轧机加速度控制系统 终轧温度允许波动范围10~15℃ RT 1.精轧机设定 2.飞剪控制 3.速度控制 4.活套控制 5.除鳞和机架间 喷水控制 6.穿带自适应控制 7.厚度控制 8.终轧温度控制 9.板形控制 10.质量分类 1.热输出辊道控制 2.卷取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