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各校神外考博试题整理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校神外考博试题整理版`

同济医科大学2005年神经外科(博士) 一、名解 颅内压增高 弥漫性轴索损伤 二、问答 1、简述急脑疝病理 2、简述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3、简述脊髓髓内外病变的鉴别诊断 4、简述出血性脑卒中的分级及外科治疗原则 5、简述听神经瘤的分期及相应临床表现 同济医科大学2004年神经外科 一 名词解释(12分) 1.头皮血肿 2.蛛网膜下腔出血 3.血管网状细胞瘤 4.脑挫裂伤 二 问答题(48分) 1.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2.试述脑肿瘤的分类 3.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4.脑动脉瘤破裂后判断病情的Hunt分级 5.脑损伤的分级 6.髓母细胞瘤的生物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7.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8.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特点 同济大学2003年脑外科考博试题 一 名词解释(12分) 1.头皮血肿 2.蛛网膜下腔出血 3.血管网状细胞瘤 4.脑挫裂伤 二 问答题(48分) 1.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2.试述脑肿瘤的分类 3.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4.脑动脉瘤破裂后判断病情的Hunt分级 5.脑损伤的分级 6.髓母细胞瘤的生物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7.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8.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特点 同济大学2002年脑外科考博试题 神经外科(共70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 Lucid interal 2. Brown-Sequard’s syndrome 二、 问答题(共60分) 1. 试述垂体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20分) 2. 请述硬脑膜外血肿的形成机制。(10分) 3. 脑动脉瘤出血后如何判断病情,如何选择造影和手术时机?(20分) 4.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请列举引起这些并发症的原因。(10分) 同济大学2001年脑外科考博试题 三、 专业题 名词解释:每题4分 1. 脑疝 2. 脑卒中 3. 中间清醒期 4. Cushing病 5. 体积压力反应 问答题: 1. 小脑切迹疝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15分) 2.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12分) 3. 简述颅内肿瘤局灶性症状的表现形式和临床意义。(13分) 浙江大学医学院 20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Foster-Kennedy综合症 2、弥漫性轴索损伤 3、Brown-sequard综合症 4、运动障碍 5、烟雾病 二、简答 1、WHO关于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级 2、脑水肿的分类 3、脑脓肿的临床分期及相应的头颅CT表现 4、Key-hole 5、GOS预后评分 三、问答 1、PD的外科治疗 2、动脉瘤术中供血动脉的夹闭(夹闭前血供试验,术中监护等) 3、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4、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 5、垂体腺瘤的病理学分类及相应临床表现。 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在特定的外力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对其认识不够深入,临床诊断治疗很困难。 (一)受伤机制   脑内剪切应力形成多造成DAI。头颅在加速和减速负荷(总称为惯性负荷)作用下,脑内出现剪力是普遍现象。剪力的大小和分布取决于惯性负荷的物理特征。弥漫施力、瞬间作用及旋转效应所引起的剪力最为突出。对DAI生物力学机制的认识源于对动物DAI模型的力学分析。如Gennarelli等使狒狒头颅分别于矢状面、轴位面、冠状面在11~22毫秒内旋转60o角,造成瞬间旋转负荷;Marmarou与Foda等使大鼠俯卧于海绵垫上,颅骨表面置一铁盘,由重物坠撞铁盘造成弥漫打击负荷等。以上负荷均为惯性负荷,能造成实验动物发生类似人脑DAI病理及临床特征的脑损伤。 (二)病理学变化   DAI好发于轴索聚集区,如胼胝体、脑干上端背外侧、脑白质、小脑、内囊等处。DAI越重,损伤越趋于脑深部和中线结构。尸检显示,DAI典型分布密度顺序为:胼胝体、脑干、白质、基底核。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显微镜检查,肉眼观察难以确定弥漫性轴索损伤,只能见到损伤局部存在组织间裂隙及血管撕裂性出血灶。以下两种现象可以对诊断做出提示,它们是胼胝体和脑干中央管背外侧(通常包括大脑脚的上部)的损伤灶,这两处的损伤通常伴随皮质下白质、深部灰质核团和海马组织的损伤。   显微镜下最早的表现是通过银染色显示大脑半球、小脑、脑干等部位的白质轴索出现水肿,并可形成局部轴索回缩球(axonal retraction ball)。如患者伤后存活数周,则在镜下表现为白质中出现大量呈簇样的小胶质细胞。长期存活,尤其是植物性存活的患者,表现为大脑半球、脑干、脊髓等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