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1第四章知识整理(答案版)
高一地理必修I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梳理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考点』①聚落的概念、分类;(记忆)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应用)
〇聚落的概念见教材P88,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乡村——规模小,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规模大,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地区 地形 规模 分布 聚居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 平坦开阔 一般较大 多呈团聚状、棋盘式 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或山区) 地形复杂 一般较小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较少 〇
〇分布规律:聚落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山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低地(原因: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如河谷型城市——兰州市);内陆盆地的聚落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呈串珠状分布的绿洲上(原因: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如塔里木盆地);热带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高原 上(如巴西)。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应用)。
限制程度 线路分布 线路形态 工程造价 平原 小 密集 网状分布 低 山区 大 稀疏 “之”字形分布 高 〇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在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
〇
〇我们地势西高东低,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四川省西部是川西高原,山高谷深,交通线路稀疏,大都沿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分布;东部是四川盆地,交通线路稠密,呈网状分布。
〇交通线路的布局还要考虑:避开陡坡、沼泽、断层,少占耕地,连接重要经济点和居民点,通向大城市路最短 。
【典型习题】
描述出台湾省的铁路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特点:环状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中间高、四周低。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全球气候变化
『考点』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记忆)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应用)
〇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长、短),寒冷期偏短(长、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 湿润期 为主。
〇 冰期是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是指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过三次大冰期气候:震旦纪 大冰期、
石炭—二叠纪 大冰期和 第四纪 大冰期。
〇恐龙繁盛是在侏罗纪,当时气候特点:气温较高
(高、低),是干旱(干旱、湿润)期。
〇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①呈波动变化;
②变化周期长短不一;③有增暖趋势。
〇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特点:气温呈波动上升(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全球降水量总体增加,但不均匀(亚热带地区减少);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图瓦卢、马尔代夫、孟加拉国、荷兰等)。
〇长年积雪的下(上、下)限叫雪线,雪线和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雪线越高 。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
〇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
产生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造成沿海土壤盐碱化;
降水量发生变化,亚热带减少,造成洪涝灾害,扩大疫病的流行,影响工农业生产;
人类应采取的对策: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造林 。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知识梳理】
一、自然资源概述
『考点』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记忆)
〇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 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特别注意两点:来自自然界和目前对人类有用)
〇 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 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
〇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相对的。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所以,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注意:保护、合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注意:节约、综合利用、寻找新的替代品和提高利用率。
〇在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阶段,人类主要利用 生物资源;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主要利用土地资源;在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的地位凸现。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考点』①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理解);②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变化图(应用)。
〇能读懂上图“世界能源消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现无纸化电子病历的基本条件.docx
- 实现单片机与PC的串口通信.doc
- 实时数据分析平台大数据分析MPP数据仓库.docx
- 实用曲线基础知识.doc
- 实验1-8库珀的表象心理旋转实验.doc
- 实用面波勘察技术简介07-09.doc
- 完美的病理分析.doc
- 实验1塞子的钻孔和简单玻璃工.doc
- 宁夏油库工艺管道施工方案`.doc
- 实验17事务与并发控制.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最近下载
-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控制器工艺流程图.doc VIP
- 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编写组05政党与政党制度.ppt VIP
- 《乡村旅游规划与实践》课件——项目七 乡村旅游商品开发与设计.pptx VIP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测试题.pdf VIP
- 《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 VIP
-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PPT教学课件(全).pptx VIP
- 小学科学实验课学生合作学习策略与互动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测绘工程管理与法律法规 测绘违法案例60讲 5测绘违法案例五.ppt
-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模板】.pdf
- 政治学05 政党与政党制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