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宁德市2013届高三5月质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福建省宁德市2013届高三5月质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宁德市2013届高三5月质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3年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l)虽休解吾犹未变兮, ? (屈原《离骚》) (2) ,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 (3)闾阎扑地, 。 (王勃《膝王阁序》)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辛苦遭起一经, 。 (文天样《过零丁洋》) (6)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饮泉亭记 【明】 刘基 昔司马氏①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   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②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   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 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诚愈伯文集》卷六) 【注】①司马氏:代指西晋。②征士:不就朝廷征聘之士,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卒与利史相先后 卒:最终 B.夫也一勺之水所能幻而移哉 幻:惑乱 C.而不假乎外 假:借助 D.贪相承习为故 故:缘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赞扬吴刺史的一组是( ) (3分) ① 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 ② 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 ③ 明而自信,笃也 ④ 有一焉,则其守不固 ⑤ 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 ⑥ 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首段概述吴刺史饮贪泉、赋诗,廉洁终老,宪副吴君用“饮泉”给亭命名等事情,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②段中作者批评一些人对吴刺史饮贪泉事的非议;认为君子树立廉沽的榜样,有利于匡正世风。 C.第③段中作者认为吴刺史冒死饮泉,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大丈夫之所为,值得世人学习。 D.末段指出以“贪”名泉的原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僧恨;并照应上文,点明写这篇记的缘由。 5.把文下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3分) (2)人心之贪与康,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钱?(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l)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耍赏析。(3分) (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