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数学建模复习ppt
2012 数学建模复习 解 解 第八章 离散模型 离散模型 离散模型:代数方程与差分方程(第6章)、整数规划(第4章)、图论、对策论、网络流、… 应用较广,是分析社会经济系统的有力工具. 只用到代数、集合及(少许)图论的知识. 8.1 层次分析模型 背景 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决策问题. 涉及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作比较判断时人的主观选择起相当大 的作用,各因素的重要性难以量化.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层次分析法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 目标层 O(选择旅游地) P2 黄山 P1 桂林 P3 北戴河 准则层 方案层 C3 居住 C1 景色 C2 费用 C4 饮食 C5 旅途 一.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例. 选择旅游地 如何在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等因素选择. “选择旅游地”思维过程的归纳 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O,准则层C, 方案层P;每层有若干元素, 各层元素间的关系 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及各方 案对每一准则的权重. 将上述两组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各方案对目标的 权重. 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完成以上步骤,给出决策问题的定量结果.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成对比较阵和权向量 元素之间两两对比,对比采用相对尺度 设要比较各准则C1,C2,…,Cn对目标O的重要性 A~成对比较阵 A是正互反阵 要由A确定C1,…,Cn对O的权向量 选择旅游地 成对比较的不一致情况 一致比较 允许不一致,但要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考察完全一致的情况 成对比较阵和权向量 不一致 成对比较完全一致的情况 满足 的正互反阵A称一致阵,如 A的秩为1,A的唯一非零特征根为n A的任一列向量是对应于n 的特征向量 A的归一化特征向量可作为权向量 一致阵性质 成对比较阵和权向量 对于不一致(但在允许范围内)的成对比较阵A,建议用对应于最大特征根? 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w ,即 w Aw l = 判断P0 (x10,x20) 稳定性的方法——直接法 (1)的近似线性方程 平衡点 P0稳定(对2,1) p 0 且 q 0 平衡点 P0不稳定(对2,1) p 0 或 q 0 一阶微分方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一阶非线性自治(右端不含t)方程 F(x)=0的根x0 ~微分方程的平衡点 设x(t)是方程的解,若从x0 某邻域的任一初值出发,都有 称x0是方程(1)的稳定平衡点. 不求x(t), 判断x0稳定性的方法——直接法 (1)的近似线性方程 7.3 种群的相互竞争 一个自然环境中有两个种群生存,它们之间的 关系:相互竞争;相互依存;弱肉强食. 当两个种群为争夺同一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相 互竞争时,常见的结局是,竞争力弱的灭绝, 竞争力强的达到环境容许的最大容量. 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两个种群相互竞争的过程, 分析产生这种结局的条件. 经过自然界的长期演变,今天看到的只是结局. 模型假设 有甲乙两个种群,它们独自生存时 数量变化均服从Logistic规律; 两种群在一起生存时,乙对甲增长的阻滞作用 与乙的数量成正比; 甲对乙有同样的作用. 对于消耗甲的资源而言,乙(相对于N2)是甲(相对于N1) 的 ?1 倍. 对甲增长的阻滞作用,乙大于甲. 乙的竞争力强 模型 模型分析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二阶非线性 自治方程 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平衡点P0(x10, x20) ~ 代数方程 的根. 若从P0某邻域的任一初值出发,都有 称P0是微分方程的稳定平衡点. 模型 判断P0 (x10, x20) 稳定性的方法——直接法 (1)的近似线性方程 平衡点 P0稳定(对(2),(1)) p 0 且 q 0 平衡点 P0不稳定(对(2),(1)) p 0 或 q 0 仅当?1, ?2 1或?1, ?2 1时,P3才有意义. 模型 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平衡点 Pi 稳定条件: p 0 且 q 0 种群竞争模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 不稳定 平 衡点 ?21, ?11, P1, P2 是一个种群存活而另一灭绝的平衡点 P3 是两种群共存的平衡点 ?11, ?21 P1稳定的条件 ?11 ? ?11 ?21 稳定条件 S1 S2 S3 平衡点稳定性的相轨线分析 从任意点出发(t=0)的相轨线都趋向P1(N1,0) (t??) P1(N1,0)是稳定平衡点 (1) ?21, ?11 t ? ? x1, x2 ? t ? ? x1 ?, x2? t ? ? x1, x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