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玉树超剪切破裂地震破裂过程反演-地震地质.PDF

2010年玉树超剪切破裂地震破裂过程反演-地震地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玉树超剪切破裂地震破裂过程反演-地震地质

第 36卷 第 1期 地 震 地 质 Vol.36,No.1 2014年 3月 SEISMOLOGYANDGEOLOGY Mar.,2014 - doi:10.3969/j.issn.0253 4967.2014.01.005 2010年玉树超剪切破裂地震破裂过程反演 1,2) 3) 1) 张丽芬  ImanFatchurochman 姚运生 1,2) 1) 1) 李井冈  廖武林  王秋良 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与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 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3)IndonesianAgencyforMeteorology,ClimatologyandGeophysics(BMKG),Jakarta 40115 摘 要  为探讨玉树地震是否为超剪切破裂事件,利用 Yagi的方法重新进行了此次地震震源破裂 过程的反演。通过给定不同的破裂速度进行对比,发现当破裂速度为47km/s时,理论与实际观测 结果拟合残差最小,且反演结果更符合实际。另据 P波高频辐射能量包络反演,破裂传播速度在 47~58km/s范围内,而该地区的剪切波速度则为 30~36km/s,从而证明了此次地震超剪切破裂 现象的存在。反演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在玉树段的NW和SE段形成了19和31km的地表破裂,而震 中所在的中段由于隆宝湖拉分盆地的存在,造成了 15km的未破裂区。超剪切破裂是造成 SE段玉树 县城遭受严重破坏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震源破裂过程 超剪切破裂 P波高频辐射能量包络 + - - - 中图分类号:P3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 0 引言 2010年4月 13日(UTC23:49:37;北京时间7:49:37,2010年4月 14日),青海省玉树县 发生M 70大地震,致使2700余人死亡,12000人受伤,是青海省有史记载以来死亡人数最 W 多、影响最广泛的一次地震,也是继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中国大陆又一次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 - - 的地震。此次地震发生在左旋走滑的玉树 甘孜断裂上,该断裂是玉树 甘孜 鲜水河断裂带的 - 西段。大地构造背景上为北部巴颜喀拉地体与南部松潘 甘孜地块的分界线,地震地质上是川 - 滇活动地块的东部边界所在(邓起东等,2002)。玉树 甘孜断裂带西起青海治多县那王草曲 塘,经玉树、邓柯、玉隆,至四川甘孜县城南,长约 500km,由一组斜列的NNW—NW 向断层 组成,断层倾向以NE向为主,倾角近直立(闻学泽等,2003)(图 1)。近代活动构造研究表 - - 明,沿甘孜 玉树断裂两盘分布的第四纪沉积物被断层错动变形,证明甘孜 玉树断裂第四纪 以来是一条有着强烈活动性的断层。据断错地貌特征,如断层陡坎、坡中槽、断层谷等现象可 - 将甘孜 玉树断裂划分为5段:自NW向SE分别为当江段、玉树段、邓柯段、马尼干戈段和甘 孜段(闻学泽等,2003)。2010年玉树地震所在的玉树段为一地震破裂空段,Li等(2011)通过 对从ALOSPALSAR和ENVISATASAR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