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2012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题
2012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模拟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A.台风 B.C.水土流失 D.土地沙化.A.B.D.6.读图3“20世纪~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①人口数量 ②自然资源 ③环境污染
B.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数量 ③自然资源
C. ①人口数量 ②环境污染 ③自然资源
D. ①自然资源 ②环境污染 ③人口数量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7—8题。
7.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 B.原料供应充足
C.劳动力廉价 D.技术水平较高
8.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 B.就业压力增加
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据此回答9—10题。
9.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情况是 ( )
A.北部有春小麦、大豆 B.中部有冬小麦、玉米和水稻
C.中部有冬小麦、玉米和甜菜 D.南部有春小麦、棉花
10.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从长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垦到停止围垦,并逐步实行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是 ( )
①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②恢复湿地具有的调节气候和调节河川径流的功能
③利于收集沼气建立新能源基地
④抬高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读图4。回答11-12题。
图4
11.按图5分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那一个环节 ( )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设计+加工
12.按照图5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B.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C.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D.学习生产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促进产业快速成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我国。据此完成13--14题。
13.这种产业转移 ( )
A.是第三产业的转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转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14.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污染严重 B.我国工资水平较低
C.我国服务业发达 D.日本人口数量剧减
15.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地理区位优势
C.矿产资源丰富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16.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3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对者得3分,均不得分。
A.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
B.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C.增加重化工业比重,努力发展基础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D.限制外来人口流入市区,以保障市区环境质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2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
A.商品粮基地 B. 商品棉基地 C. 林业基地 D.渔业基地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读后回答23-24题。
23.与低碳经济理念A. 经济危机B. 气候变C. 能源危机 D. 通货膨胀
24.以下行为中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