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古里历史文化名镇镇域范围重要历史遗存一览表.doc

常熟市古里历史文化名镇镇域范围重要历史遗存一览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熟市古里历史文化名镇镇域范围重要历史遗存一览表

附表一:镇域范围重要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概况 1 李市历史文化街区 李市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李市村的东部,为其中的一个自然村,由4个村民小组组成,西至李白路,南至李市村居民住宅边界,东跨大荡圩干渠,北接陈泾河,规划面积为14.20公顷。性质为以李市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集居住、文化、观光游览为一体,体现江南水乡传统风貌和文化氛围的历史文化街区。 2 铁琴铜剑传统风貌区 铁琴铜剑街区位于古里镇的中心区,北邻文学街,南越文昌街至青墩塘,西临西港河,东靠东港河,面积约14.12公顷。铁琴铜剑传统风貌区是集居住、文化、商业、旅游为一体,体现江南水乡风貌和历史文化氛围的传统风貌区。 3 铁琴铜剑藏书楼 位于铁琴铜剑街区。藏书楼原为瞿氏先代住宅,系荫棠先生(瞿绍基)之祖建于乾隆中,为某房住宅之最后一进。原有四进,一、二两进毁于抗日战争,第二进是“恬裕斋”所在。三、四两进即今铁琴铜剑楼所在。1982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 瞿启甲墓 位于古里镇钱仓村照塔浜。铁琴铜剑楼第4代主人之墓,瞿启甲,幼孤,随伯父秉渊读书,擅文学书法。及长,竭力维护先祖遗书。今存墓坐东面西,占地约120平方米,封土直径30.5米,高1.3米,外设罗城和墓门,冢后竖民国所立碑一通。1989年8月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5 刘氏敦厚堂 位于古里镇镇区文昌街东。占地面积283.7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第一进为三间八架,第二进为四间八架,均为硬山封火山墙,四周以廊道相通,成走马楼式,具有典型的苏南明清建筑风格,至今保存较完好。2006年7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 十八烈士墓 位于古里镇高场村章基,临高场段河边。抗日战争期间,在两次对日军战斗中光荣捐躯的范金山等18烈士安葬于此处。1966年初,公社重修墓并立碑,于墓址入口处建门楣及墙一堵。门上端镌“新四军烈士墓”6个大字,门柱书“缅怀先列业绩,继承未竟事业”楹联,墓碑镌文“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中,小六泾战役光荣牺牲范金山等十八烈士墓”。2006年7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 顾大章墓 位于古里镇军墩村。顾大章明万历35年(1607)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天启年间,因加入东林党,遭阉党报复,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等被诬陷入狱,投环殉节。崇祯初予以昭雪,赠太仆寺少卿并赐葬,追谥“裕愍”。钱谦益为之撰墓志铭。解放后文物普查中在“石马坟”重新发现墓碑、牌坊柱、石兽等遗迹。1982年11月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后撤消。今牌坊散落,断碑仆道,可寻访于顾宝龙家中。 8 红豆树 红豆树又名相思树,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原生长在岭南一带,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白茆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是明代嘉靖时期,由顾耿光从海南移值而来,树龄450多年,树高12米,胸径O.77米。旧时北京博物馆有记载并归档。此树花期不定,结子更难。据查,在清代260年里,共开花9次,花距最长相隔70多年。至于结子,钱育仁《芙蓉庄红豆录》序云“独白茆芙蓉庄红豆,则逊清三百年间结实仅数次”。白茆红豆可谓红豆中之极品。古时人们把它嵌在戒指上作宝石,上等官袍玉带中间也往往嵌有红豆作宝。 9 军墩城隍庙银杏 军墩城隍庙银杏,相传始植于三国时,胸围3.56米,约有千年树龄。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军墩群众筑墙围土,全力护之。 10 葑泾赵庄庵银杏 葑泾赵庄庵银杏,胸围2.94米,为南宋时植,树龄约800年,今犹伟岸挺拔,树冠巍峨。 11 高场灵岩庄银杏 高场灵岩庄银杏,胸围1.94米,约300年树龄,明代古木。此树一度萎缩,近年来由于村人护助,长势尚盛。 12 “有原堂”教堂金桂 清代所植,在原派出所院内。 13 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自古以来就是白茆塘流域广大劳动人民自创自唱的民歌。这些山歌不似才子赋诗之雅,也无佳人悲秋之叹,平淡朴实,抒发着土生土长农民的豁达质朴的胸怀,饱含着爱家乡、爱劳动、爱生活的热情。 2006年,吴歌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参见国发[] 2 土地庙 又名吴王庙,位于原红豆山庄东南数十米处,即现在芙蓉村四组,内有夫差王佛像。新中国建立后塑像被清除,庙舍办过小学校,后改做猪棚。今已废。 3 五圣庙 又称五仙庙,在双庙村八队,建造年代不详。1944年由鲁小金、黄仲卿等人请董浜名泥匠葛根生和白茆木匠陆耀庭等修复。此庙屋脊上雕有《刘、关、张三战吕布》等戏名,内有龙凤雕刻,墙上布满书画,厅堂美观,大殿威严,后殿有五仙神像两个(行庄、座庄),像前有“立拿”、“判官”等。该庙旧时一年四季庙会不断,香火不绝。1958年拆除。 4 双忠庙 在白茆双闸村(原双庙村),建于唐代。该庙前殿两旁为关爷堂和土地堂。旧时周围村上死了人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