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城南中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docVIP

重庆市大足城南中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大足城南中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图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重庆湖广会馆,为当时湖北、湖南在渝商人的聚会之所,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是重庆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见证 B.是湖北、湖南商人垄断重庆商业的见证 C. 是当时重庆商业繁华的历史见证 D.是重庆人不排外的历史见证 2.读下表。这一时期三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变化,最符合材料的是(  )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5 16 696 945 58.9 4 951 471 93.4 1917 51 989 185 53.6 —— —— 2 309 160 43.6 1918 49 890 293 51.5 —— —— 1 568 853 29.6 A.主要因为中国人民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兴起 B.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短暂春天阶段 C.是中国加入同盟国对德宣战的直接结果 D.客观上为民族企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14世纪以后,“欧洲则组织起在世界各地从事贸易活动的合股公司……这些合股公司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合股性质限定了投资者的责任,使投资所起的作用与经营管理的职责相分离”。材料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C.公司的出现导致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D.公司主要出现在意大利 4.(  )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5.下表为1688—1863年英国的财富结构,反映的本质是(  ) 英国的财富结构(1688—1863年,单位:百万英镑) 年份 可再生资本 土地 储备、金银具、铸币等 总计 1688年 112 180 28 320 1800年 665 825 250 1740 1832年 1112 1438 293 2843 1863年 3749 1864 500 6113 注:“可再生资本”包括住房及其他社会设施建筑、工商业设备投资与建筑、运输系统线路与工具等。(资料引自C.H.范斯坦《大不列颠的资本形成》) A.工业革命使英国财富结构发生变化 B.产业结构的变化 C.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6.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 )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 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7.一部史学著作评论某一事件道:“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一事件指的是(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C.粮食税的实行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8. 以下是苏联时期的政治笑话,该笑话讽刺了苏联( ) “爸,您能给我套车钥匙吗?” “好,别丢了,儿子,七年之后我们就会领到车!”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轻工业的生产 C.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消费品紧缺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9.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 516个。这一措施( ) A.仍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B.成为使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重要因素 C.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内容 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10.“以钢为纲,把树砍光”,这是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项经济建设活动的诙谐描述。其主要影响是 ①自然环境遭受破坏 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③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A.②③④ B.①③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