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黔江区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现况研究
黔江区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现况研究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手段,因而在医院的消毒工作中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对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工作有效监督的必要手段,通过对院内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可以有效促进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达到消毒的卫生标准,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为了解黔江区医院、个体诊所消毒工作情况,本文于2011年对辖区内31家医院,50家个体诊所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在辖区内中心城区4家医院、27家镇乡医院、城区50家个体诊所采样。
1.2 监测项目:环境空气(治疗室、手术室、普通病房)、物体表面(操作台面、推车、门把手等)、医疗用品(手术刀,内窥镜等)、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酒精、碘伏、戊二醛等)检测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
1.3 监测方法 环境空气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培养。采样点选择: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个点即中心一点、两端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四周均距墙1m;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擦拭物体表面积50cm2(一只手样面积约30cm2,医疗用品的被采表面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l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使用中的消毒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采样。均采用平皿平均菌落计数法,结果按每平方厘米计算,消毒液按每毫升计算。
1.4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消毒技术规范》(2009版)的要求采样、保存和送样,同时做空白试验,保证样品质量,进行质量控制,减少监测误差,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1.5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均以《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要求为准。检查结果符合相应的标准值者,判定为该项检查合格;反之,不符合相应标准值者,则判定为检查不合格。
2 监测结果
监测中心城区4家医院、27家镇乡医院、城区50家个体诊所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使用中的消毒液均未检出致病菌,菌落总数监测的汇总情况见表1.
3 分析与讨论
从表1中可以看出黔江区医院消毒效果总体状况很不佳,值得引起重视。环境空气和物体表面合格率明显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医护人员手合格率75.2%也很低;医疗用品合格率88.2%,主要是消毒包存放不当引起较多;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为94.9%,主要不合格是浸泡消毒液不合格引起较多。通过现场查看和结果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1)部分医院和个体诊所消毒不全或者未消毒,普遍存在消毒设施安装不规范、不合理、消毒设施简陋等现象,致使消毒效果很难达到无菌要求;(2)部分医务人员无菌意识淡薄,对在医疗活动中的感染控制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观念;(3)个体诊所大都临街开设,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大,是致使总体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4)院内管理或措施落实不到位,致使消毒流于形式,部分医院消毒记录不全或没有消毒记录;(5)环境卫生条件差或布局不合理,乱堆放杂物;(6)大部分使用不合格的消毒剂,没有定期更换消毒液或配制浓度不足,缺乏理想的消毒方法;(7)监督监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8)投入不足,没有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4 建议
4.1 加强医务人员和管理者相关法律法规即《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的学习,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广大医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院内感染无处不在”的观念,关键岗位必须做到 “有菌观念、无菌操作”的理念。
4.2 加大投入,配备必要且合格的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试剂等耗材;合理设置功能分区,该密封的必须密封,该分开的必须分开(比如治疗室必须与其它诊疗室分开等);规范化安装消毒设备,保证消毒效果和质量;正确合理选用适合本单位的理想消毒方法。
4.3 建立健全各项消毒管理制度,严格奖惩和检查力度,保证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4.4 完善监督监测体系,加大监督监测力度,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减少或消除医院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2]WS 310-2009,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3]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共27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第四章:as-ad模型习题&答案.doc VIP
- 牙周病治疗翻瓣术.ppt VIP
- 《OSI参考模型体系》课件.ppt VIP
- 2025年牙周病治疗翻瓣术.pptx VIP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2025年陕西省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线路板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docx
- 第一章 1.中融-隆晟1号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优先A12信托计划说明书.pdf VIP
- 2025-2030中国六氟磷酸锂(LiPF6)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研究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