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喘气病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诊治.docVIP

一例猪喘气病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诊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例猪喘气病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诊治

一例猪喘气病及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诊治   作者:李继珍 袁丽 郑买全 王继萍   摘要从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及防制措施等方面介绍了一例猪喘气病与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以为养猪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喘气病;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诊断;防制      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霉形体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常用的名称有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肺炎、猪支原体肺炎,我国又称为猪气喘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气喘,呈腹式呼吸,病猪初、中期食欲正常,但正常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1]。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为人肠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及肺炎[2]。该病多发生于1~4月龄仔猪。2010年1月下旬石屏县1农户饲养的30~210日龄生猪先后出现喘气、腹泻、颤抖、神精症状和30~90日龄仔猪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症候。为此,于1月28日进行了现场调查诊断。   1流行情况   该养猪大户自2009年初,先后从县内购入双月龄杜梅母猪21头及昆明神农种猪场购入PIC母猪16头,PIC公猪1头进行自繁自养,发展到至今存栏300余头,其间进行了猪瘟、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等疫苗免疫。分别于2009年12月20日、2010年1月2日、2010年1月4日,对断奶的150头仔猪注射了猪瘟疫苗,没有进行仔猪副伤寒疫苗注射,当时猪群处于亚健康状况没有进行W病疫苗注射。2010年1月17日,有120余头仔猪及80余头育肥猪先后出现发病死亡现象,发病率占存栏的 66%,仔猪死亡87头,死亡率为 67%,育肥猪未发生死亡。从调查情况来看,该养猪大户此次生猪发病,各日龄间的发病率死亡差异较大,与死亡率呈正相关,30日龄内死亡率高达67%,随着日龄的增长死亡率明显下降,120日龄后少有死亡病例。调查显示,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2临床症状   仔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至40~41 ℃以上,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喜藏于垫草内,寒颤,鼻、眼有粘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粪便呈粥状或水样,灰白、黄绿、黄褐、灰绿或污黑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严重的肛门失禁,使尾部及整个后躯粘污稀粪,有时不见腹泻。在鼻端、耳、颈、腹部及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紫斑,病猪迅速消瘦,行走不稳,呼吸困难,衰竭而死亡。病程3~5 d,死亡居多。育肥猪体温无大变化,咳嗽次数逐渐增多,达60~120次/min。严重者呼吸困难,表现明显的腹式呼吸,急促而有力,张口喘气,似拉风箱,有喘鸣音,精神萎顿。病猪前肢撑开站立或犬坐式,不愿卧地,食欲减退或废绝,身体日渐消瘦,皮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通过对症治疗未出现死亡。   3病理剖检变化   笔者对死亡的1头及频死期的1头仔猪进行解剖后发现,体表皮肤有紫红色斑,全身黏膜、浆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脾脏肿大,呈紫色,韧度增加,触之如橡皮样感觉,脾脏不软化。肠系膜淋巴结呈条索样肿大,切而多汁潮红。在盲肠、结肠、回肠末段、黏膜上附有单个或弥漫性的灰黄色或黄褐色不易剥离的糠鼓样痴状物。上呼吸道有大量泡沫性液,喉黏膜点状或斑状出血。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两肺的尖叶和心叶呈对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尖叶、心叶、中间叶下垂部和膈叶前下缘出现淡红色或浅紫色“虾肉样”病变,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质硬,灰白色切面。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4诊断   根据病猪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分析,可初步诊断为猪喘气病与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在临床诊断时应与脑炎型链球菌病、仔猪水肿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李氏杆菌病、断奶仔猪应激症、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猪乙型脑炎、猪食盐中毒等相区别。    5防制措施   分别对猪圈、场地、用具等用2%氢氧化钠或20%石灰水进行消毒。改善对怀孕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在饲料中添加某些药物(如土霉素、金霉素、痢菌净等),在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的基础上,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做到早期用药,如用氯霉素30~50 mg/kg体重,l次/d,症状消失时,再以原用量的50%继续用药3~5 d;土霉素内服30~50 mg/kg体重,2次/d,连用5~7 d。同时用氨茶碱0.5~1.0 g注射,与兽用卡那霉素按40 000 U/kg体重配合其他抗菌素混合肌注,2次/d,连续5 d为1个疗程,必要时用2~3个疗程,在饲料中加入林可霉素200 g/t,连续使用3周。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喘气病发病率越高,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猪群生活在一个温暖、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加强免疫工作,仔猪15日龄以后的哺乳仔猪首免1次猪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